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认为其中的致病因子就是α-突触核蛋白,α-突触核蛋白会在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脑中积聚,形成被称作路易氏小体的蛋白团块,这就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标志,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寻找从脑中清除α-突触核蛋白,治疗其影响,或者预防它们聚集的的方法,但是依然无法达到最终目的。
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在人体神经细胞中加入了1126种美国FDA数据库里的分子,检测它们是否能减少α-突触核蛋白的产生,结果他们发现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激动剂类化合物可降低α-突触核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这一基因被认为与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化合物(它们中有些已经是被批准的治疗哮喘及类似疾病的药物)或能为研发帕金森氏病的治疗方法开辟新的途径。
研究发现治疗哮喘和血压的药物与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有关,哮喘药能令帕金森病的患病风险减少一半,而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却能令这一风险增加一倍。研究人员分析了挪威在过去11年中超过1亿份处方药。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治疗与哮喘药物和高血压药物有关,如果使用salbutamol(β2AR激动剂沙丁胺醇,通常是治疗哮喘的处方药)的患者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降低。相反,那些服用药物心得安(该药会增加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来治疗高血压的病人的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