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D5847用于肺结核治疗的早期杀菌活性》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7-04-07
  • AZD5847是一种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在体外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那么其可否用于肺结核的治疗?为此,来自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以及沙特国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价了AZD5847在肺结核患者体内的抗结核活性、安全性以及药代动力学,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8月22日发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

    研究将15组初治涂阳肺结核成年患者随机分配至500mg一次/天AZD5847组、500mg两次/天AZD5847组、1200mg一次/天AZD5847组、800mg两次/天AZD5847组、每天接受标准化疗方案组,并将每毫升痰液中结核杆菌log10菌落形成单位的日均变化率视为主要疗效终点,简写为log10CFU/ml sputum/day。

    结果显示,经过14天的用药治疗,HRZE标准化疗组的log10 CFU/ml sputum/day为-0.163,与先前研究结果相一致(95%可信区间为[-0.193, -0.133]);与先前研究结果相比,500mg两次/天AZD5847组显著降低了固体培养基中的CFU(-0.039 log10 CFU/ml sputum/day;95%可信区间为[-0.069, -0.009];p<0.0048);500mg一次/天AZD5847组、1200mg一次/天AZD5847组以及800mg两次/天AZD5847组均未检测到杀菌活性,且三组的平均早期杀菌活性(EBA)均为0.02[-0.01, 0.05]。此外,500mg两次/天AZD5847组和800mg两次/天AZD5847组患者痰液在MGIT液体培养基中的阳性培养时间也会增加,且在接受高剂量AZD5847治疗的患者中还出现了四级血小板减少症、四级高胆红素血症两起不良反应事件。

    综上所述,AZD5847每日两次能够杀灭肺结核患者痰液中的结核杆菌,并具有适度的早期杀菌活性。

相关报告
  • 《超声电导仪药物透入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疗效观察》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3-03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早期控制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及时切断传染源有助于结核病的控制。基于此,来自河北省胸科医院的5位研究人员比较了超声电导仪经皮局部透药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化疗用于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第20卷第10期。 研究人员将100例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超声药透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50 例,其中单纯化疗组采用HRZE常规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g/次,1次/d;利福平0.6g/次,1次/d;乙胺丁醇0.75g/次,1次/d;吡嗪酰胺0.5g/次,3次/d),超声药透治疗组在同等剂量和用法的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凝胶贴片(药物主要成分为异烟肼)进行药物透入治疗(根据胸部CT对空洞位置进行定位及标记,将含有异烟肼注射液0.1g的贴片连同2个治疗发射头分别固定在距离患者空洞最近的皮肤处,启动治疗键,每日1次,每次20 min进行治疗,2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而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于2个月后复查胸部CT对比,依据病变吸收及痰菌转阴情况来判断疗效,发现超声药透组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或缩小率以及病灶吸收情况均要高于单纯化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表明超声电导仪经皮局部透药联合药物治疗可以使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PCT、HS-CRP 和 FIB 检测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意义》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2-26
    • 近期,来自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的王成勇等人探讨了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第20卷第9期。 研究人员选取52例痰菌涂片阳性或痰TB-PCR阳性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55例痰菌涂片阴性且痰TB-PCR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B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 PCT、HS-CRP和FIB 的水平变化。此外,他们还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组。 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PCT、HS-CRP和 FI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 组HS-CRP的水平要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HS-CRP和FIB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B组上述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A 组HS-CRP与FIB的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PCT水平的恢复要早于HS-CRP和FIB,但敏感性低;HS-CRP和FIB的水平随治疗进程而发生变化,可用于辅助临床进行病情转归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