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的王成勇等人探讨了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第20卷第9期。
研究人员选取52例痰菌涂片阳性或痰TB-PCR阳性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55例痰菌涂片阴性且痰TB-PCR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B组,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 PCT、HS-CRP和FIB 的水平变化。此外,他们还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组。
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PCT、HS-CRP和 FI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 组HS-CRP的水平要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HS-CRP和FIB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B组上述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A 组HS-CRP与FIB的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PCT水平的恢复要早于HS-CRP和FIB,但敏感性低;HS-CRP和FIB的水平随治疗进程而发生变化,可用于辅助临床进行病情转归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