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团队设计出新型抗生素水泥或有助于治疗骨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6
  • 据genengnews网10月14日消息,美国布莱根工程治疗中心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通过骨水泥基质进行特定局部递送的新抗生素,可用于治疗骨感染和降低细菌耐药性。该团队确定了双效抗生素VCD-077,可在不影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稳定性的情况下表现出所需的药物释放动力学,比目前使用的抗生素负载骨水泥对大鼠葡萄球菌骨感染显示出更大的功效,并减缓了未来耐药性的发展。有效和局部递送的抗生素洗脱聚合物可能有助于解决抗菌素耐药性问题,该方法的跨学科性和药物开发的特异性将带来新的医学工程范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
  • 原文来源:http://www.globaltechmap.com/document/view?id=31950
相关报告
  • 《Mol Cell: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治疗药物耐受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11
    • 最近,来自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的研究者们以及与来自法国的生物科技公司Nosopharm合作发现了一类新型的抗生素。 这类新型的抗生素是由Nosopharm首先发现的,它具有两方面的新颖性与独特性:首先,它的来源十分独特,其次,它杀伤细菌的方式也十分特别。这些特征预示该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多种耐药性细菌的作用。 这类名为“odilorhabdins(ODL)”的化合物是由一种生活在土壤中,以昆虫为食的线虫体内的共生菌中分离出来的。这类共生菌能够帮助线虫杀死昆虫,以及能够通过分泌抗生素抑制其它竞争性细菌的生长。然而,直到如今我们对这些线虫共生菌以及其分泌的抗生素仍知之甚少。 为了鉴定这一抗生素,来自Nosopharm的研究者们筛选了80株不同的菌株,并且比较了它们的抗菌能力,之后分离得到了上述活性物质,并且研究了其化学结构,从而设计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衍生物。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Molecular Cell》杂志上,该文章首次揭示了上述化合物的工作机制。作者们发现,ODL能够与细菌内部负责合成蛋白质的关键元件—核糖体相互结合。 “与以往的抗生素不同,虽然ODL能够靶向核糖体发挥作用,但它们与核糖体结合的部位是并不出现在此前的抗生素中”,作者们说道。此外,作者还发现当ODL与核糖体结合之后能够破坏mRNA的翻译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基于上述结果,作者希望能够开发基于ODL的新型抗生素,从而有助于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 《Motif新型抗生素Iclaprim治疗ABSSSI疗效媲美万古霉素》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12
    • Motif Bio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抗生素研发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在亚特兰大举行的2018年美国微生物学会Microbe会议(ASM Microbe 2018)上公布了新型抗生素iclaprim治疗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的2个III期临床研究(REVIVE-1,REVIVE-2)的汇总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汇总数据显示,iclaprim不逊色于临床标准护理药物万古霉素(vancomycin),并且在该患者群体中耐受性良好。这些数据也已发表于科学期刊《国际抗菌药物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antimicag.2018.05.012) REVIVE-2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全球健康和教育基金会副主席、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G. Ralph Corey表示,ABSSSI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数天。许多ABSSSI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如肾脏损害和糖尿病,这类患者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案。iclaprim具有固定剂量,在伴有肾脏损害的患者以及肥胖患者中不需要调整剂量,并且在REVIVE试验中没有观察到肾脏毒性。如果获批,iclaprim将为住院治疗的ABSSSI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标准护理抗生素的治疗选择。 REVIVE-1和REVIVE-2均为双盲、主动控制、全球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在ABSSSI患者中开展,评估了iclaprim(80mg剂量,静脉输注)相对于万古霉素(vancomycin,15mg/kg,静脉输注)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患者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连续治疗5-14天。 正如先前已报道的,在这2个研究中,启动药物治疗后的早期时间段(ETP,48-72小时),在意向性治疗(ITT)患者中,iclaprim达到了与万古霉素非劣效性(NI,non-inferiority,界值:10%)的主要终点。此次公布的汇总数据集包括了超过1190例患者。 安全性方面,与万古霉素相比,iclaprim在2个研究中均耐受性良好。在大多数患者,不良事件轻微至中度。此次公布的汇总数据中,所有患者中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5%,iclaprim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和恶心。iclaprim治疗组没有患者死亡,万古霉素治疗组3例患者死亡。此外,万古霉素治疗组7例患者治疗后发生急性肾损伤或血清肌酐升高,这是众所周知的肾脏毒性;相比之下,iclaprim治疗组没有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或血清肌酐升高。 iclaprim是一种新型抗生素,其作用机理与目前的大多数其他抗生素作用机理均不相同。该药旨在开发用于针对其他抗生素(包括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已产生抗药性的细菌感染的治疗。在体外试验中,iclaprim针对多属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临床分离株均表现出强大的活性,包括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iclaprim可以快速抑制细菌增殖,在体外可以于4-6小时内杀死99%的MRSA,而万古霉素需要8-10小时。迄今为止,iclaprim已经在超过1400名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了研究。 在临床研究中,iclaprim通过静脉输注以固定剂量给药,在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肥胖患者中无需剂量调整,这可能有助于降低整体医院治疗费用,尤其是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360万例ABSSSI患者住院治疗,其中多达26%的患者伴有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