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波坦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0
  • 背景:

    微血管性心绞痛与内皮素系统的失调和心肌血流量、运动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损害有关。非编码单核苷酸多态性RS9349379的G等位基因增强人血管细胞中内皮素-1基因(EDN1)的表达,潜在地增加内皮素-1 (ET-1)的循环浓度。口服ET-A受体选择性拮抗剂zibotentan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是否有效和安全尚不清楚。

    方法:

    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参加了这一双盲、安慰剂对照、连续交叉试验。对试验人群进行富集,以确保RS934937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频率为50%。参与者和研究者不知道基因型。主要结果是使用Bruce方案的踏车运动持续时间(秒)。初步分析评估了服用齐波坦与安慰剂治疗后参与者之间运动持续时间的平均差异。

    结果:

    共有118名参与者(平均值±标准差;年龄63.5岁[9.2岁];71名[60.2%]女性;25例[21.2%]患有糖尿病)被随机分组。在103名有完整数据的受试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使用齐波坦治疗的平均运动持续时间没有差异(治疗间差异为4.26秒[95% CI为19.60-11.06]P = 0.5871)。次要结果显示使用齐波坦没有改善。齐波坦降低血压并增加血浆ET-1浓度。与安慰剂组(14.4%)相比,齐波坦组(60.2%)的不良事件更常见;P<0.001)。

    结论:

    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短期使用相对高剂量(每天10毫克)的齐波坦治疗没有益处。与目标相关的副作用很常见。

  • 原文来源: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CIRCULATIONAHA.124.069901
相关报告
  • 《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期试验评估高剂量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剂量发现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8-09-19
    • 高剂量利福平可能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存活。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评估表明,利福平剂量静脉注射高于13mg / kg或口服20mg / kg(如前所述)是最大化治疗反应。在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期试验中,我们将60名印度尼西亚万隆的成年TBM患者分配到标准450 mg、900 mg或1350 mg(10、20和30 mg / kg)口服利福平并与其他结核病药物联合口服30天。终点包括药代动力学测量、不良事件和存活。在治疗的关键早期(2±1),口服利福平的双倍和三倍剂量可导致血浆中几何平均总暴露量增加3倍和5倍(AUC0-24h:53.5 mg.h / L vs 170.6 mg.h / L vs. 293.5 mg.h / L,p <0.001),CSF浓度成比例增加,并且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没有增加。在10、20和30mg / kg组中,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7/20(35%),9/20(45%)和3/20(15%)(p = 0.12)。标准剂量增加三倍导致血浆和脑脊液中利福平暴露量大幅增加,并且是安全的。现在应该在更大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评估该剂量的存活益处。
  • 《Cediranib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3-14
    • 血管生成是晚期卵巢上皮癌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Cediranib 是口服抗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3 抑制剂,对复发性卵巢癌有抗癌活性。该试验是一项随机、 三臂、 双盲、 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招募了来自澳大利亚、 加拿大、 新西兰、 西班牙和英国的 63 个中心的18岁及其以上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受试者接受达六个周期的铂化疗(每 3 周化疗一次),然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受试者按2:3:3被随机分配,接受安慰剂+化疗治疗,之后安慰剂维持治疗(arm A)、 cediranib 20 mg每日一次+化疗,之后安慰剂维持治疗(arm B) 以及 cediranib 20 mg每日一次+化疗,之后 cediranib 20 mg 每日一次维持治疗 (arm C)。患者一直接受治疗直至出现毒性作用。主要疗效终点是arm A与arm C之间的无进展生存。2007 年 11 月 13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3 日共456例患者被随机分配; 456 例患者随机进入30 mg安全性评估阶段。在中位数为 19·5 个月的随访期,arm A与arm C组分别有118例(96%)和141例(86%)患者病情恶化。arm A与arm 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 月 (95% CI 10·4–11·7)和8.7月(hazard ratio 0·56, 0·44–0·72, p<0·0001)。arm B组156例患者(90%)病情恶化,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9月 (95%CI 9·4-10·5)。cediranib与化疗联合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 中性粒细胞减少、 高血压和嗓音变化。维持治疗阶段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 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嗓音变化。 Cediranib与化疗联合给药并用于维持治疗,疗效更好,尽管出现了额外的毒性作用。 ICON6 中的研究成果为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次要终点的总体生存率的评估将需要更长的随访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