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每日合用联苯甲唑,一种抗叶酸剂,用于预防艾滋病毒阳性的孕妇患者患有疟疾,在孕期,其疗效受到疟原虫对联苯甲唑和氨甲苯酰胺的交叉耐药性的威胁。研究人员评估了在每日联苯甲唑基础上添加每月二氢青蒿酯-喹硫平对预防孕期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的疟疾感染是否比每月安慰剂加每日联苯甲唑更为有效。
方法:研究人员在肯尼亚和马拉维高度耐磺胺-氨甲苯酰胺的地区进行了一项个体随机、两臂、安慰剂对照试验。在度洛替格韦基联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的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中,其孕周在16周至28周之间,随机分配(1:1),采用计算机生成的分组随机化,按照地点和HIV状态(已知阳性与新诊断)分层,接受每日联苯甲唑加每月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每日给予3天40毫克二氢青蒿酯和320毫克喹硫平的三片药物)或每日联苯甲唑加每月安慰剂。每日联苯甲唑包括一片160毫克磺胺甲醚和800毫克替米特罗芬。主要终点是通过PCR、显微镜、快速诊断试验或胎盘组织学(活动性感染)检测到外周(母体)或胎盘(母体)血液或组织中的疟原虫感染的发生率,从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或安慰剂首次剂量至分娩后2周。对于二元结果采用对数二项回归,对于计数结果采用泊松回归。主要分析采用改良意向治疗,包括所有接受随机分配的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和主要终点数据。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药物的妇女。所有调查员、实验室工作人员、数据分析员和参与者对治疗分配均进行了蒙面处理。该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4158713。
结果:从2019年11月11日至2021年8月3日,共有904名妇女入组并随机分配至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n=448)或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n=456),其中895人(99%)参与了主要分析(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443人;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452人)。孕期或分娩期间任何疟疾感染的累积风险在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低于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443名妇女中的31人[7%]与452名妇女中的70人[15%],风险比为0.45,95% CI 0.30-0.67;p=0.0001)。孕期或分娩期间任何疟疾感染的发生率在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为每100人年25.4例,而在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中为每100人年77.3例(发生率比为0.32,95% CI 0.22-0.47,p<0.0001)。每7名妇女需治疗一名孕期疟疾感染(95% CI 5-10)。母亲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类似(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为每100人年17.7例[23例],联苯甲唑组为每100人年17.8例[25例]),婴儿中也是如此(每100人年45.4例[23例]与每100人年40.2例[21例])。在治疗开始后的前4天内,联苯甲唑加二氢青蒿酯-喹硫平组中有29名妇女(7%)报告出现恶心,而联苯甲唑加安慰剂组中有12名妇女(3%)报告出现恶心。两组之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没有差异。
解释:在高抗叶酸剂耐药性地区,将每月间歇性预防性治疗二氢青蒿酯-喹硫平添加到每日未监督的联苯甲唑标准治疗中,显著改善了在度洛替格韦基联cART治疗的艾滋病毒阳性孕妇患者中的疟疾预防,并应纳入政策考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