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半导体开支在2018年将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8-05-27
  • IC Insights最近发布了其对2018年5月的McClean报告。本次更新包括了2018年第一季度前25家半导体供应商业绩,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结果的讨论以及公司对2018年资本支出的预测。

    总体而言,IC Insights对2018年的资本支出情况的预测比对McClean的3月份报告的更新要更加积极。 IC Insights预测今年3月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增长8%。然而,IC Insights已将其对2018年资本支出的预期上调6%至14%的增幅。如果出现这种增长,这将是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全球2018年资本支出预测数字比两年前的2016年的支出高出53%。

    IC Insights估计今年三星半导体集团资本支出将达到200亿美元,比2017年减少42亿美元。然而,鉴于今年的支出开始强劲,目前看起来目前存在更大的下行潜力。

相关报告
  • 《GaN和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在2021年将超过10亿美元》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0-07-05
    • 根据Omdia的《 2020年SiC和GaN功率半导体报告》显示,由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HEV)、电源和光伏(PV)逆变器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底,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将增长到8.54亿美元,然后在2021年超过10亿美元。未来十年的收入将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超过50亿美元。 这些长期的市场预测总额比去年的报告低10亿美元,因为自2018年以来几乎所有应用程序的需求都在放缓。Omdia解释今年所有年份的预测始于2019年,并未考虑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 到2020年底,SiC MOSFET预计将产生约3.2亿美元的收入,与肖特基二极管的收入相当。从2021年起,SiC MOSFET将以稍快的速度增长,成为最畅销的分立SiC功率器件。虽然实现了良好的可靠性和性能,但是每个SiC JFET的收入预计却将比SiC MOSFET小得多。 现在,SiC和GaN功率器件都有数万亿小时的器件现场经验。供应商都在通过获得JEDEC和AEC-Q101认证来证明这一点。SiC和GaN器件具有很好的可靠性,通常看起来比硅更好。SiC MOSFET和SiC JFET的工作电压较低,例如650V、800V和900V,这使SiC可以在性能和价格上与Si超结MOSFET竞争。 尽管氮化镓和碳化硅目前的产能与销售仍是无法和碳材料相比,但是前景是被分析师和产业人士看好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技术打磨,也需要时间验证材料的稳定性。
  • 《2018年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半导体支出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印度增长最大》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2-15
    • 2月12日IHS报道,全球顶级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全球半导体支出在2018年底清点后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 根据IHS最近报告“设计活动工具——世界+地区——2018年下半年(Design Activity Tool – World + Regions – H2 2018)”的最新调查结果,截至2018年底,服务可用市场(served available market,SAM)的半导体支出达到3401亿美元,较2017年的2953亿美元增长了15.2%,如下图所示。 设计活动工具分析设计支出,即OEM半导体支出的度量,受不同地点不同研发活动强度的影响。该工具还包括研发中心数据库,其中详细分析了全球近250家领先电子原始设备制造商的5000多个全球研发地点。 今年芯片支出增加448亿美元,其中惊人的三分之二来自内存IC领域。存储器集成电路的超支主要是由于供应不足导致的价格急剧上涨。短缺始于2016年底,一直持续到2018年下半年,此后,DRAM和NAND定价开始出现下降迹象。 内存IC在2018年也占据了原始设备制造商设计支出的最大份额,重复了其在2017年超越逻辑IC成为最大原始设备制造商设计支出组件时所取得的成就。 然而,最大的赢家是计算机平台,到2018年底,其支出份额上升到20.6%。由于2018年上半年内存成本高昂,服务器和移动PC的稳定支出推动了这一增长。 对于参与者来说,2018年前20家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设计总花费达到2242亿美元,将他们在市场上的总份额提高到66%。综合支出的增长相当于374亿美元,接近整个市场约450亿美元增长的84%。 亚太地区继续主导区域半导体设计支出,占44.6%,其次是美洲,占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欧洲、中东和非洲和日本在这两个最大地区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因为它们的支出份额分别稳定在12.9%和12.3%。 在众多国家中,印度去年增长最大,设计支出较2017年增长18.2%,将印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提升至5.3%。为了赢得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同时远离中国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许多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美国巨头(如苹果)都在印度建立了工厂和研发中心。 印度:新中国? 印度作为一个绿色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和制造商的吸引力一直在上升,这得益于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增加。另外两个因素,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印度成为当前动荡的偶然受益者。 此外,印度正受益于中国和美国公司在印度的技术投资。例如,已经跻身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行列的中国电子巨头小米(Xiaomi)正在快速扩张其在印度的智能手机业务,其“印度制造”承诺帮助其在南亚巨头中建立一个稳固而庞大的零部件供应链。小米现在通过台湾电子合同制造公司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的六个工厂生产包括智能手机和智能LED电视在内的产品,以满足印度当地对小米电子产品的需求。 其他电子制造商将能够利用小米在印度的扩张努力为供应链奠定的基础,进一步推动零部件需求,并推动当地印度供应商的增长,这是预计将提振印度业务活动的一部分。 苹果预计今年也将通过富士康(Foxconn)在印度开始生产其旗舰产品iPhoneX系列设备。此举表明,随着在华业务收益的减少,苹果正将注意力从中国转移到其他规模庞大、增长迅速的经济体,如印度。 多元化供应链的建立和持续扩张,加上印度工人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印度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意味着印度将有可能获得更多从中国流出的制造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