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下线!零下30度续航超500公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7
  • 记者5日从位于山西“晋创谷·朔州”的朔州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生产的16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成功下线。这是山西首台大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成功下线标志着当地氢能产业从技术研发阶段正式迈入产业化应用的新时期。 该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性能优异,可为重卡、矿山等领域提供强大的绿色动力支持。其高性能膜电极的铂载量低至0.15克/平方厘米,系统额定点效率高达44%,最高效率超过60%。搭载该发动机的氢能重卡每百公里仅需消耗10公斤氢气。

    该发动机还采用了多合一集成控制器和软硬件一体化电子电器架构,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实现了电堆健康度的精准监测和控制。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该发动机能在30秒内迅速完成自蓄热启动。

    “这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严寒环境中仍能实现超过500公里的稳定续航,这彻底打破了低温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限制,为高寒地区提供了可靠的、零碳的交通解决方案。”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院长李亚军表示,其低温适应性、能源效率和可靠性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对推动全球交通能源革命具有重要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6319.html
相关报告
  • 《日本锂电池进化:续航将超500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07
    • 据《日本经济新闻》2018年12月27日报道,1次充电可行驶相当于东京至大阪的500公里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在日本正日趋活跃。积水化学工业的技术已经具备取得突破的头绪,旭化成也已接近。均能采用现有的电极,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前半期实现实用化。 日本经济产业省将扶持充分发挥电池性能的技术开发。在世界范围内,转向纯电动汽车(EV)的趋势正在加速,如果作为课题的续航距离大幅延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角的时代或将继续持续。 如果在完全充电状态下可行驶500公里,将匹敌汽油车的性能。日本经济产业省等认为这是纯电动汽车普及的条件之一,提出2030年达成的目标。纯电动汽车迅速普及的中国结束了对续航距离低于150公里的车型的补贴,增加了续航距离长的车型的补贴。 锂离子电池于1991年商品化,被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等。2009年被用于量产型纯电动汽车。完全充电可行驶的距离在200公里左右。一般认为2010年代初以当时的技术难以达到500公里,到2030年前后将被全固体电池等新一代电池取代。 新一代电池的开发在世界范围内日趋活跃,但技术上的课题很多。另一方面,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开发取得进展,500公里的突破日趋具有现实可能性。研究人员等预测“锂离子电池还能继续使用10年左右”。 锂离子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电极间移动来产生电力和进行充电。要增加电池的容量,有必要增加电极中存储的离子,或减少内部电阻,使电子通过更加容易。 积水化学开发的是用于正极的技术,在加入的炭材料的结构上下功夫,使电子流动更容易。扩大正极之中电子通过的通道,电子流动更加顺畅,达到以往的10倍左右。除了大量获得发生的电流之外,电极不易损坏,耐久性得到提高。 将使正极加厚,以便更多取得锂离子。在实验中,电池的容量提高了3成左右。可将续航距离从现在的400公里提高至超过500公里的水平。计划到2021年作为零部件加以销售。 旭化成则是通过向负极混入氧化硅,将容量提高2成左右。向采用碳类材料的负极中加入硅系物质,使得存储锂离子更加容易,能增加容量。但是,具有在捕捉一部分离子的情况下无法释放的问题。通过在负极中预先注入离子,让被捕捉的部分不产生活动,锂离子的取得和释放变得顺利。旭化成力争在数年后实现实用化。 此外,采用此前不存在的电极材料的研究也在推进。横滨国立大学的薮内直明教授与松下合作,开发了混入氟的正极。不仅是金属,氧气也能用于电极内的电子流动,容量达到2倍。住友化学推进采用铝的负极的开发,提出将容量提高至2.5倍的目标。 日本经济产业省将自2019年度起,开发使完全用完锂离子电池电量成为可能的技术。为了防止起火事故等,电池以低于上限的容量使用。将扶持能准确检测剩余电量的传感器的开发,增加可使用量。在2019年度预算中列入2亿5千万日元,力争到2023年实现实用化。 日本曾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席卷世界,但2011年以后专利申请出现减少。在中国,大学和企业等的专利申请增加,到2015年,发展为日本和中国各占整体的3分之1。为了增加续航距离,大幅增加电池容量的技术开发正在推进,中国的专利申请预计进一步增加。
  • 《30秒换氢 续航达90公里 湖北首批500台氢能两轮车投入运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3
    • 30秒快速换氢、续航里程达90公里,即使零下10℃低温也能续航不打折……6月10日,我省首批500台氢能两轮车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新校区正式投入运营,师生只需通过小程序扫码,就能享受零碳出行带来的高效便捷。 此次投放的500台氢能两轮车,以氢气为能源,排放物只有水,单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公斤,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出行。该车由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宇)自主研发,搭载了众宇氢燃料电池系统及低压固态储氢系统,采用轻量化电堆和智能化电控系统设计,一次换氢可以行驶90公里,并且不受环境气温影响,非常适合共享出行、景区接驳、物流配送等短距离出行场景。 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租赁两轮车市场规模约300亿元、保有量约2000万辆,日均订单量约1亿单、用户超3亿。众宇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传统锂电池两轮车相比,氢能两轮车在安全、续航、补能时效、寿命、环保等方面更具优势,未来还将逐步扩大共享示范运营,通过提供不同场景下包含制加氢、换氢、氢能两轮车/观光车产品及运营等在内的一体化氢能整体解决方案,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力。 总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众宇,是国内较早从事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推广的企业之一,已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面向商用车、船舶、备用电源、固定式发电站及氢储能等多个场景下开发的产品,先后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市场交付运营,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