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毒株或含感冒病毒基因片段》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6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至少一处变异由一种特殊基因片段导致,而且这个基因片段存在于其他多种病毒中,包括一种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

    据路透社网站4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数据分析企业nference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基因片段未在先前发现的几个版本新冠病毒中出现,却为其他多种病毒和人类基因组所有,其中包括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HCoV-229E和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基因片段可能会令奥密克戎毒株逃脱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这意味着奥密克戎毒株可能更易传播,但感染者的症状更轻甚至无症状。

    这篇研究报告2日在美国一家分享科研信息的非营利组织网站上发表,未经同行评议。

    先前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可以藏匿在人体肺部和胃肠系统细胞中。这为病毒重组创造了条件,令宿主细胞中的两种不同病毒得以相互作用、各自复制,产生含有来自两种病毒基因物质的新“副本”。

    上述报告主要研究人员文基·孙达拉拉詹说,在发现奥密克戎毒株前可能已经发生好几代病毒重组。

    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仍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这种毒株的特性。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3733.html
相关报告
  • 《奥密克戎毒株或削弱疫苗保护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日报道,来自南非、德国和瑞典以及辉瑞/生物新技术公司的4个独立研究团队,首次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开展分析后得出初步结论称,奥密克戎极有可能损害现有新冠疫苗的某些保护作用,但加强针应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博茨瓦纳和南非研究人员在11月下旬发现了奥密克戎,此后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一直在竞相了解该变种的特性及其带来的风险。初步数据表明,该变种传染性高——传播速度比德尔塔变异毒株快几倍,并且有可能感染对其他变种免疫的人。研究还表明,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免疫反应的主要靶点)中携带大量突变,其中一些变化如果出现在其他变种中,会影响抗体识别病毒和阻断感染的能力。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两种实验室分析方法来测试奥密克戎如何逃逸由疫苗接种和感染引发的中和抗体。一种方法是使用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颗粒——通常从感染奥密克戎的个体体内分离出来。另一种使用另一种病毒(通常是HIV)的转基因版本。   4个独立研究小组的结果都表明,奥密克戎比任何其他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更广泛地减弱中和抗体的效力,但其对疫苗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   其中,南非非洲卫生研究所的病毒学家亚历克斯·西格尔领导的研究发现,与此前出现的变种相比,12名接受辉瑞/生物新技术疫苗的患者的血清(血液中含有抗体的部分)对奥密克戎的抵抗力平均要低40倍,德国歌德大学的病毒学家桑德拉·西塞克开展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而由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跨学科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本·穆雷尔等领导的研究报告称,两组参与者体内奥密克戎中和抗体水平的降幅较小。   此外,辉瑞/生物新技术公司的研究发现,接受过第三剂疫苗的人体内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与针对其他变体的相当。
  • 《奥密克戎不比新冠病毒其他变种更危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8
    •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6日报道,南非医院提供的初步临床数据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可能不比其他变异毒株更危险。研究指出,尽管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患者感染后病症的严重程度并未增加。   南非医学研究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概述了几家医院确诊的奥密克戎患者的情况。他们发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往往病情较轻,大多数住院患者不需要补充氧气,仅少数患者发展为新冠肺炎,更少数患者需要重症监护。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信息听起来令人鼓舞,但奥密克戎的风险预测仍不完整。流行病学家需要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临床数据进行评估,以真正了解奥密克戎与其他变种的关系。尽管现在作出任何明确的声明还为时过早,但迄今为止,奥密克戎的严重性似乎并不太高。”   来自南非报告的数据还显示,患者年轻人居多。报告称,这可能是因为疫苗接种情况不同带来的影响,“因为该省50岁以上的人中有57%接种过疫苗,而18—49岁人群的接种比例仅为34%”。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病毒学负责人马里恩·库普曼斯表示,尽管奥密克戎导致的症状似乎更轻微,但科学家需要研究奥米克戎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   不过,南非的报告样本数量有限。该研究只分析了166名患者的情况,而且其中大多数患者因为与新冠病毒无关的原因被送往医院,随后被感染。许多人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在医院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未报告所有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5个国家出现了奥密克戎确诊病例,美国也有16个州检测到了确诊病例。尽管奥密克戎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但美国大部分病例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