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毒株或削弱疫苗保护作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日报道,来自南非、德国和瑞典以及辉瑞/生物新技术公司的4个独立研究团队,首次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开展分析后得出初步结论称,奥密克戎极有可能损害现有新冠疫苗的某些保护作用,但加强针应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博茨瓦纳和南非研究人员在11月下旬发现了奥密克戎,此后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一直在竞相了解该变种的特性及其带来的风险。初步数据表明,该变种传染性高——传播速度比德尔塔变异毒株快几倍,并且有可能感染对其他变种免疫的人。研究还表明,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免疫反应的主要靶点)中携带大量突变,其中一些变化如果出现在其他变种中,会影响抗体识别病毒和阻断感染的能力。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两种实验室分析方法来测试奥密克戎如何逃逸由疫苗接种和感染引发的中和抗体。一种方法是使用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颗粒——通常从感染奥密克戎的个体体内分离出来。另一种使用另一种病毒(通常是HIV)的转基因版本。

      4个独立研究小组的结果都表明,奥密克戎比任何其他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更广泛地减弱中和抗体的效力,但其对疫苗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的研究中有所不同。

      其中,南非非洲卫生研究所的病毒学家亚历克斯·西格尔领导的研究发现,与此前出现的变种相比,12名接受辉瑞/生物新技术疫苗的患者的血清(血液中含有抗体的部分)对奥密克戎的抵抗力平均要低40倍,德国歌德大学的病毒学家桑德拉·西塞克开展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而由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跨学科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本·穆雷尔等领导的研究报告称,两组参与者体内奥密克戎中和抗体水平的降幅较小。

      此外,辉瑞/生物新技术公司的研究发现,接受过第三剂疫苗的人体内针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与针对其他变体的相当。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12/13/content_527127.htm?div=-1
相关报告
  • 《迎战奥密克戎 专家点名“疫苗佐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25
    •  奥密克戎来袭、突破性感染增加,使得“拒毒于机体之外”成为不少疫苗研发者的更高目标。   如何阻断奥密克戎的感染和传播?除研制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之外,不少专家还“点名”强调要关注疫苗佐剂在阻断病毒传播上的巨大潜力。   大多数人只听说过疫苗,没听说过佐剂。那么佐剂究竟是什么?3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了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张永辉。   疫苗佐剂系统:不在C位,胜似C位   “一听名字,大家就能明白,佐剂有着辅佐的作用。”张永辉说,但这不意味着它是配角,它在疫苗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在我们常用的新冠灭活疫苗的一小瓶溶液中,除了有效的抗原(能激发免疫反应的疫苗主要成分),还有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的佐剂系统,起着吸附和免疫增强的作用。   事实上,佐剂在疫苗还没进到身体里之前就在奏效。例如,通过吸附作用,能避免抗原“挂壁”,确保全剂量注射。   进入身体后,佐剂还能增强免疫反应。有理论认为铝佐剂使可溶性抗原微粒化,激发树突状细胞的吞噬作用,也有人认为佐剂将抗原锁定在呈递细胞上,加强抗原呈递……总之,佐剂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   简言之,上可稳住抗原、下可激活免疫,这样看来,佐剂系统有那么点“辅政大臣能上达君庭,下达百姓”的意思。因此,它虽不在C位,却胜似C位。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疫苗都需要佐剂。例如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就无需佐剂,因此可以通过气雾化,制成吸入式疫苗。   佐剂创新,能激发“团灭”病毒的细胞免疫   “单纯的抗原进入体内,产生的抗体往往不足,需要佐剂帮助才能产生更多的抗体。”张永辉表示,但有的时候,只有抗体也不够,还需要召集很多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杀手”来一起对付一些已经感染了病毒的细胞。   让病毒在被感染细胞中“团灭”,细胞免疫必不可少。新型佐剂由于可以刺激细胞免疫,近些年来备受青睐。   “由于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天然免疫通过一个叫作模式识别受体的东西,来识别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原体。”张永辉说,如果新佐剂能作用于这个识别受体,那么,疫苗带来的信号就会更好地传递给免疫系统,进而引发更好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产生作用)、细胞免疫。   新佐剂是能够激发体内模式识别受体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张永辉解释:“目前其面临的窘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佐剂的作用机理缺乏了解,这也导致佐剂开发的新靶点严重缺乏。”   事实上,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新佐剂只有5种。而我国佐剂使用较单一,绝大部分为铝佐剂。   “细胞免疫能帮助病毒被进一步‘肃清’。”张永辉说,而铝佐剂不能满足提供细胞免疫的需求,应积极研发新型佐剂,以进一步夯实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佐剂研发门槛高,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科技日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新佐剂研发并非一个单一化合物,而是由不同组分构成的体系,其中的成分各司其职。   例如,葛兰素史克的AS01佐剂体系除了佐剂小分子之外还有皂树皂苷、胆固醇等,其制备工艺、脂质体包裹的特殊形式,被评价为新型疫苗研发的一个新方向。   在佐剂研发方面,我国的科研项目、医药企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科研项目布局方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曾布局“基于新佐剂疫苗研发”的研究方向,组织团队开展相关研究。企业研发方面,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布局了CpG佐剂、壳聚糖佐剂等多种疫苗佐剂的研发工作。团队通过研究佐剂各成分之间的构效关系、理化特性及免疫机制,多角度建立全面的佐剂评价体系,为低免疫原性病原体的亚单位疫苗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新型佐剂,致力于通过新型佐剂开发,从根本上解决关键原材料来源和国产化供应问题。   “佐剂是我国疫苗,尤其是重组蛋白疫苗亟待有所突破的核心关键问题,其研制不仅仅是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需求,更是我们疫苗行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张永辉说,佐剂的研制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要想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需要厘清佐剂的免疫学问题是什么,探索免疫机理、机制、靶点等问题,并在产业化方面寻求技术工艺的创新。
  • 《钟南山:奥密克戎没那么可怕,现在的疫苗还有保护效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6
    • 随着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迅速在全球扩散,多国紧急升级防控措施。奥密克戎真得有那么可怕吗?现在的疫苗还有用吗?需要更换疫苗靶点吗?第二届大湾区(深圳)疫苗峰会12月4日在深圳开幕。 在论坛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奥密克戎并没有那么可怕,现在的疫苗还是有保护效力的,是否需要更换疫苗的靶点还得观察两三周,目前来说关键还是要做好防控。 钟南山院士表示,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肯定是更强的,但致病力并没有那么强,从南非的反馈看,多数的病人症状相对比较轻。至于现在的疫苗保护力会不会降低?这个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 但总的来说,钟南山院士表示,我觉得我国采用动态清零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对这个奥密克戎并不需要害怕,根据很多国家的报道,病例数量都是十几例、几十例,而过去一天就可以出现几万例,“我国采用的是一个客观的动态清零的方法,所以我的看法是对待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是主要防控措施,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 至于现在疫苗的保护效力是否会降低,是否需要紧急更换疫苗的毒株靶点,钟南山院士表示,没有必要立刻更换毒株,首先我们的病毒灭活疫苗比较靠谱,它覆盖的抗原比较广,不会对奥密克戎完全无效。“我知道好几个大的疫苗公司都已经开始准备研发新的疫苗,换这个应该不会有困难,但是不是要赶快换,我觉得要观察一下。”钟南山院士说,第一个是要看奥密克戎的传播的情况,还要看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假如他并不那么可怕,就没有必要马上换,我们慢慢就会像对待流感一样来对待它,“所以我认为现在不是一个需要紧急调整的时候,大概要两三周以后看看它的发展趋势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