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病毒株较德尔塔更易感染人类支气管》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20
  • 香港大学(港大)12月15日公布,港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病毒株奥密克戎较德尔塔更易感染人类支气管,但于肺部的感染力较弱。

    自2007年起,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香港科技园免疫与感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志伟和病理学系临床教授黎国思已使用人体呼吸道的外植体培养物应用于病毒研究,是次研究亦利用这项技术来了解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和致病程度。

    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出奥密克戎,并与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于人类呼吸道组织进行感染比较。团队发现,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于人类支气管组织的复制更快,感染24小时后,奥密克戎的病毒量比德尔塔及原始病毒株多近70倍。相反,奥密克戎比原始病毒株于肺部组织的复制能力则低近10倍,这表示致病程度可能较弱。有关研究成果现正于医学期刊接受同行评审。

    陈志伟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病症严重程度不只取决于病毒的复制能力,还取决于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这可能导致失控的炎症反应。即使奥密克戎本身的致病性可能较低,但其极高的传播能力或可引致更多重症及死亡。参照港大医学院团队最近的研究指出奥密克戎有能力逃避新冠疫苗或曾经感染新冠病毒者所产生的免疫力,可见奥密克戎的整体威胁可能非常显着。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4083.html
相关报告
  •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数或在3个月内超过德尔塔》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20
    • 当地时间15日,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报告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已在欧洲发生社区传播。根据数据模型推演,在明年前两个月,欧洲境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将超过德尔塔毒株。 尽管目前的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可能与德尔塔毒株相似或略低,但这种变异株的传染性更强,未来几个月仍将造成入院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显着增加。 据评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欧洲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极高”,对公共卫生体系造成的风险也“极高”。欧洲各国有必要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高发病率做好物资和人力准备。目前看,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是疫苗加强针仍然是减缓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为健康人群提供保护的最有效手段。
  • 《奥密克戎毒株或含感冒病毒基因片段》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6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至少一处变异由一种特殊基因片段导致,而且这个基因片段存在于其他多种病毒中,包括一种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 据路透社网站4日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数据分析企业nference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基因片段未在先前发现的几个版本新冠病毒中出现,却为其他多种病毒和人类基因组所有,其中包括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HCoV-229E和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基因片段可能会令奥密克戎毒株逃脱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这意味着奥密克戎毒株可能更易传播,但感染者的症状更轻甚至无症状。 这篇研究报告2日在美国一家分享科研信息的非营利组织网站上发表,未经同行评议。 先前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可以藏匿在人体肺部和胃肠系统细胞中。这为病毒重组创造了条件,令宿主细胞中的两种不同病毒得以相互作用、各自复制,产生含有来自两种病毒基因物质的新“副本”。 上述报告主要研究人员文基·孙达拉拉詹说,在发现奥密克戎毒株前可能已经发生好几代病毒重组。 目前全球尚无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仍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这种毒株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