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罕见病新药成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9-01
  • 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对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进行RCT的可行性和成本降低了药物开发的动力,特别是对于罕见疾病。本文调查了美国罕见病新药申请临床数据包中RCT需求相关的潜在因素。这项研究重点关注2001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美国批准的233种具有孤儿药名称的药物。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以调查新药应用的临床数据包中是否存在RCT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疾病结果的严重程度(比值比[OR] 5.63,95%可信区间[CI]2.64–12.00)、药物使用类型(比值比[OR] 2.95,95%可信区间[CI]1.80–18.57)和主要终点类型(OR 5.57,95% CI 2.57–12.06)与RCT的存在是否相关。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成功应用新药的临床数据中是否存在RCT数据与三个因素相关:疾病结果的严重程度、药物使用的类型和主要终点的类型。这些结果强调了选择目标疾病和潜在疗效变量以优化孤儿药开发的重要性。

相关报告
  • 《优化耐多药结核病的超短治疗方案(TB-TRUST):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3-01
    •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更有效、更具创新性的治疗方案。新的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治疗方案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成功率。但是,那些没有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的方案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在DST指导下进行精确治疗可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耐药扩增。 TB-TRUST是一项针对非劣效性的I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世界卫生组织(WHO)较短方案和改良超短方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二线注射药物敏感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对照组根据痰涂片时间的不同,在36-44周内采用含WHO注射剂的较短治疗方案。研究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采用分子DST指导的优化超短方案,对吡嗪酰胺敏感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环丝氨酸和吡嗪酰胺进行24-32周的治疗,并使用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吡嗪酰胺和氯法齐明对吡嗪酰胺耐药进行36-44周治疗。主要结果是治疗开始后84周无复发的治疗成功率。次要结果包括痰培养转化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假设α = 0.025显著性水平(单侧检验),功效为80%,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治疗成功率相差 < 10%(80%对82%),以及5%的随访失败率上升时,计算出每臂非劣效性参与者人数为177人(总共354人)。 快速分子检测可区分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较短的氟喹诺酮治疗,并且WGS指导的结果可将吡嗪酰胺敏感患者的治疗缩短至6个月。可以预见,无论是新开发的药物,还是经DST证实具有敏感性的传统强效药物,都是保证抗多药结核病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作为DST指导下的精确治疗,TB-TRUST有望使更多负担不起昂贵新药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通过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扩增。
  • 《罕见病的孤儿药的研发》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9-01
    • 罕见病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立法也提供了监管和经济激励措施以加快特定疗法的发展,但大多数罕见病(孤儿病)仍然缺乏获准的治疗方法。解决这一转化差距是一个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一个关键是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将罕见病知识的进展转化为潜在的药物,即所谓的孤儿药。有几种开发罕见遗传病孤儿药的策略,包括蛋白质替代疗法、小分子疗法(如底物减少疗法、化学伴侣疗法、辅助因子疗法、表达修改疗法、通读疗法)、单克隆抗体、反义寡核苷酸、小干扰RNA或外显子跳跃疗法、基因替代和直接基因组编辑疗法、mRNA疗法和细胞疗法以及药物再利用。每种策略对于孤儿药的开发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此外,在罕见遗传病的临床试验中存在许多障碍,包括病人招募困难,疾病的分子生理学和自然史未知,对儿科病人的伦理关注,以及监管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障碍,罕见遗传病社区,包括学术机构、工业界、患者权益团体、基金会、付款人和政府监管和研究组织,必须作为合作伙伴参与讨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