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10-25
  •        为了明确兰州市PM2.5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本研究采集了兰州市4个季节的PM2.5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正定矩因子分解法(PMF)、聚类分析和潜在源因子分析法(PSCF)对PAHs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兰州市PM2.5中ρ(PAHs)均值为:冬季[(118±16.2) ng·m-3]>秋季[(50.8±21.6) ng·m-3]>春季[(22.2±8.87) ng·m-3]>夏季[(4.65±1.32) ng·m-3].相关性分析表明,兰州市PM2.5和TPAHs均与温度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气压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差.各环PAHs在4个季节的占比相似,其中4环和5环的PAHs占比为最大,其次为6环和2~3环.兰州市PM2.5中PAHs的主要来源在春夏季为工业排放和生物质及天然气燃烧,秋季工业排放占主导地位,冬季主要为燃煤排放,交通排放在4个季节的贡献比较稳定.聚类分析和PSCF计算结果表明,来自蒙古国、新疆东北部和青海等地的气流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31112&flag=1
相关报告
  • 《中国上海大气干湿沉降中的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特征、分布和来源分析》

    • 来源专题:气象农业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9-19
    • 大气沉降中的多环芳烃(PADs)和金属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越来越严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源地区,而高估了城市中的污染物。从2012年2月1日到2013年1月31日,研究人员从上海郊区到城市收集了72个大气沉降样本,研究分析了多种金属(Al, Ti, V, Cr, Mn, Co, Ni, Cu, Zn, As, Cd, Pb, K, Na, and Mg)和16中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上海的干湿沉降年平均值为43,100 +/- 54,800 毫克/平米/年。沉降中有显着的或高的Cu,Zn,Cd,Pb的富集,黄浦区的Zn,Pb和Cd的含量较高,闵行区的Cu含量较高。多环芳烃的沉降量大小为:城市边缘区>城市中心>农村。然而,于华北地区不同,高分子重芳烃主要是多环芳烃。另外,多环芳烃在3月、7月和10月的沉降量较高。总体而言,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可能包括建筑、化石燃料燃烧、轮胎和制动衬片的磨损(直接与交通相关)、镀锌保护屏障的腐蚀和人口密度的增加。
  • 《2018~2020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改善原因》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5-08
    •     利用2018~2020年北京市33个环境评价站和5个区域评价站的空气质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和北京市城区PM2.5组分数据,研究了3年间北京PM2.5的浓度演变、时空变化和重污染发生情况,并对PM2.5组分和气象条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3年间北京市ρ(PM2.5)分别为51、42和38 μg ·m-3,2020年的PM2.5相比2017年下降30.9%,但仍超过国际标准8.6%。     经分析,近年来大气扩散条件有好有差,持续的污染减排仍是PM2.5逐年降低最重要的原因;2020年北京市PM2.5组分中有机物、元素碳和地壳物质浓度较2017年分别下降43.3%、53.2%和51.5%,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浓度降幅分别为34.5%、52.2%和43.7%,结果显示北京市PM2.5各主要来源均取得明显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