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及改善原因》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5-08
  •     利用2018~2020年北京市33个环境评价站和5个区域评价站的空气质量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和北京市城区PM2.5组分数据,研究了3年间北京PM2.5的浓度演变、时空变化和重污染发生情况,并对PM2.5组分和气象条件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3年间北京市ρ(PM2.5)分别为51、42和38 μg ·m-3,2020年的PM2.5相比2017年下降30.9%,但仍超过国际标准8.6%。

        经分析,近年来大气扩散条件有好有差,持续的污染减排仍是PM2.5逐年降低最重要的原因;2020年北京市PM2.5组分中有机物、元素碳和地壳物质浓度较2017年分别下降43.3%、53.2%和51.5%,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浓度降幅分别为34.5%、52.2%和43.7%,结果显示北京市PM2.5各主要来源均取得明显控制效果.

  • 原文来源: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30501&flag=1
相关报告
  • 《2020年北京PM2.5浓度首次实现"30+"》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1-01-06
    • 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例行发布会。会议通报,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相比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了4微克/立方米,创下了自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持续保持个位数的极低浓度水平。而且2020年全年,北京没有出现严重污染日,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3天为臭氧(O3)。   北京空气质量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与“十三五”以来,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是分不开的。   在VOCs治理方面,组织开展VOCs专项治理行动。优化升级,累计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3家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深度治理。   在移动源治理方面,坚持“车—油—路”一体,加强管控。累计淘汰6.5万辆国三标准汽油车,截至2020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标准车辆占比超过60%。   针对扬尘污染,推动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齐抓共管形成扬尘管控强大合力。2020年1-11月,全市平均降尘量5.3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1.7%。   在巩固“无煤化”成果方面,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占比达97%以上。2020年,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深挖能源结构优化潜力,坚持以电为主、因地制宜,完成122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未实施改造的村庄实现优质煤替代全覆盖。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将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尽最大努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 《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4-04
    • 京政办发〔2018〕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全力做好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改善首都空气质量,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要全面落实责任。各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刻认识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形势、新特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举措、严格的考核问责,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坚决打好2018年蓝天保卫战。要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有人管、及时管、管得住、管得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   二是要提升治理能力。各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进一步聚焦高排放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散煤等重点防治领域,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周密谋划、用心操作,强化源头防治、协同防治、全民防治,不断增强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切实提升治理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要强化宣传引导。各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正面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凝聚共识,充分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共治格局;要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和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做好空气重污染期间健康防护;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要严格督察考核。组织开展市级环保专项督察,适时组织市级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市政府将对各区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职缺位等导致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