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NA和锌指程序化装配核蛋白纳米颗粒,用于靶向蛋白传递》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1-08
  • 随着细胞内药物靶点的增多和蛋白治疗的高效性,靶向输送毒性可忽略的活性蛋白成为精密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DNA和锌指(ZnFs)进行靶向蛋白传递的核蛋白纳米粒子(NNPs)程序组装方法。两种不同序列特异性的ZnFs基因分别与靶向部分和蛋白质货物进行了融合。将具有多个ZnF结合序列的双链DNA嫁接到无机纳米颗粒上,然后与ZnF融合蛋白结合,生成大小分布均匀、稳定性高的NNPs组装。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蛋白质在NNPs上的负载,提供高的胞质传递效率和目标特异性。基于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靶向特异性,以及在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可忽略毒性,证明了该组装物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传递载体的实用性和潜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06日

相关报告
  • 《转录因子的靶向传递》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11-17
    • 转录因子(TF)是广泛调控网络的中心。 长期以来,由于其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TF已被认为是有效的药物靶标。 同时,位于细胞调控途径汇合点的转录因子是强大的工具,为细胞类型改变和管理细胞状态提供了机会。 我们对管理TF活动(小分子,转染,纳米载体,基于蛋白质的方法)的几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它们的局限性,以及克服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TF的传递可能会改变生物医学领域。 这个预测是否能实现取决于能否开发出用于TFs靶向传递的方便的工具。
  • 《蛋白酶在癌症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1-05
    • 尽管蛋白酶抑制剂已成功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病毒性感染,但它们却仍然不能作为抗癌药物。随着对癌症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肿瘤"降解组"(由蛋白酶及其天然抑制剂和相互作用对组成) 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网络中的特定节点决定了蛋白酶网络运行的总体结果。通过采用蛋白酶激活式前体药物 (PAPs)来研究哪些蛋白酶在肿瘤微环境中是具有活性的。在这里我们将这一概念用于金属蛋白酶、 半胱氨酸和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PAPs 不仅作为小分子加合物存在,而且还能以纳米粒子存在。虽然本篇综述的重点是 PAPs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但蛋白酶激活探针和纳米颗粒也可用于影像学,包括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以及显微外科切除手术中肿瘤成像的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