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鸿沟 国内机器人产业亟待去“虚”求“真”》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5-18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业机器人发展动态加工 > 2016年第2期(总第3期) > 编译情报条目

    原文标题:

    资源概要:

    国产机器人 与国外有约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差距,最大差距是技术鸿沟。而在机器人产业中游地带,我国又存在“过热”和“虚火”现象,全国“机器人产业园”就有40多个,而系统集成,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就是“全进口配件 自行组装”模式的拼装组合,很多机器人产业园实际是加工基地,不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反而驱动了产品同质化及恶性竞争。要塑造与增强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国产机器人技术有待突破   伴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闪亮出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清晰地浮出了水面,机器人对国民经济尤其制造业升级驱动与体格武装作用更为饱满地凸显了出来,又一个全新的巨大产业空间即将打开。不过,在畅想未来美好愿景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我国机器人产业较为粗糙的现实。   据美国银行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比雇用一个工人的成本低约15%。当然,机器人投入使用带来的并不只是成本下降和相应效率的提高,由于在柔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具有强大优势,机器人还能显著提升产品的精良化与个性化程...

    * 中文标题: (不得超过200个字符)

    * 资源概要: (不得超过7000个字符)

    所见即所得编辑器

    工具栏文档 源码 保存 新建 预览 打印 模板剪贴板/撤销 剪切 复制 粘贴 粘贴为无格式文本 从 MS Word 粘贴 撤消 重做编辑 查找 替换 全选 拼写检查 即时拼写检查 表单 表单 复选框 单选按钮 单行文本 多行文本 列表/菜单 按钮 图像域 隐藏域基本格式 加粗 倾斜 下划线 删除线 下标 上标 清除格式段落 编号列表 项目列表 减少缩进量 增加缩进量 块引用 创建 DIV 容器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两端对齐 文字方向为从左至右 文字方向为从右至左链接 插入/编辑超链接 取消超链接 插入/编辑锚点链接插入 图象 Flash 表格 插入水平线 表情符 插入特殊符号 插入分页符 iFrame样式样式样式格式格式字体字体大小大小行距行距颜色 文本颜色 背景颜色 工具 全屏 显示区块 关于CKEditor▲

    元素路径

    所属类型: [添加]

    重点主题词: 删除

    增加

    编译者: icad 刘建华 admin 于改红 张智雄 张敏 师洪波 欧阳峥峥 唐小利 刘金石 许西可 石林 张明利 王雷 王淑芬 马守才 杨芳 wangyb 吴蓉 zhdg1989 赵龙 冯志刚 海雅制造 郭红梅 liuzh 李越 gdinlib 程冰 qianl timothyshuea [添加]

    摘译自:

    资源原文 原始页面

    国产机器人 与国外有约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差距,最大差距是技术鸿沟。而在机器人产业中游地带,我国又存在“过热”和“虚火”现象,全国“机器人产业园”就有40多个,而系统集成,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就是“全进口配件 自行组装”模式的拼装组合,很多机器人产业园实际是加工基地,不仅未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反而驱动了产品同质化及恶性竞争。要塑造与增强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国产机器人技术有待突破

      伴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闪亮出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清晰地浮出了水面,机器人对国民经济尤其制造业升级驱动与体格武装作用更为饱满地凸显了出来,又一个全新的巨大产业空间即将打开。不过,在畅想未来美好愿景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我国机器人产业较为粗糙的现实。

      据美国银行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目前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比雇用一个工人的成本低约15%。当然,机器人投入使用带来的并不只是成本下降和相应效率的提高,由于在柔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具有强大优势,机器人还能显著提升产品的精良化与个性化程度。同时,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必然倒逼个体知识能力的提高与更新,进而优化一国的整体知识与就业结构。因此,在“机器人革命”的荡涤下,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内涵及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国家间产业分工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顺应并追随这一革命性潮流,自然就成了各国不二的选择。如美国发布的机器人发展路线报告,将现在的机器人与20世纪的互联网放在重要地位;欧盟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计划到2020年投入28亿欧元,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日本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新产业发展战略”七大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并发布“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

      另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其中我国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不过,按机器人密度即每万名雇员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韩国440台,日本332台,德国282台,美国152台,我国不足30台,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因此,国际机器人协会(IFR)预测,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或将增加接近一倍,数量达到40万台,我国有望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相关报告
  • 《中国机器人产业差距在哪》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5-18
    • 近日,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整个机器人产业吹起了东风。智能内参将本着一贯的数据分析风格,为大家详解这份发展规划提到的,甚至没提到的多项干货。   法国市场调研公司Yole预测了机器人细分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总体市场规模到2021年将会达到460亿美元。工业机器人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国防,占比接近20%;除了消费级机器人外,商用机器人份额位列第四,但是增长速度在未来5年内将会翻一倍,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医疗和安全领域的机器人也会逐渐起步。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超过17%,2014年销量达到22.9万台,同比增长29%,2014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7万台,较上年增长78%。   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平均值由5年前的50提高到66,其中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   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销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6%,占全球销量的1/4,机器人密度由5年前的11增加到36。   谢昊狄,国内资深产业人士,曾运营多个轻资产、重资产项目,有强大资本方后盾。参与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产业天使投资。联合更多资本机构孵化中小企业创投,聚合业内顶级资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产业园区管理运营、产业升级孵化基金、新兴金融服务及综合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整合机遇,倾力打造产业控股投资的领先品牌。   我国的 机器人 差距在哪里?   谢昊狄:   主要表现在   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   机器人推广应用难,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   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产业竞争力缺乏;   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亟待健全。
  • 《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的创新生态》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战略政策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6-20
    • 2017 年 1 月,卡内基梅隆大学在美国国防部支持下筹建的非营利独立研究机构「先进机器人 制造创新机构(ARM)」正式成立。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 Subra Suresh 对 ARM 的诞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ARM在为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及其他机构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作为回报,ARM将受益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机器人与智能技术方面的专长,以及其在政策、道德和人机交互方面的优势,确保新技术造福人类」。. 2.5 亿美元投入技术研发. ARM 以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降低中小企业运用机器人的技术与经济障碍,保持美国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为使命,致力于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发,并通过全国性的区域创新合作网络提供创新资源共享能力,聚焦六大技术领域: 协作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ics) 机器学习与控制(Robot Learning and Control) 灵巧操作(Dexterous Manipulation) 自主导航与机动(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e Mobility) 感知与传感(Perception and sensing) 测试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RM 未来 10 年的目标包括:将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 30%,创造 51 万个制造业岗位,确保 30% 的中小企业采用机器人技术,以及优化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研发和投资的生态系统。 为实现目标,ARM 将致力于整合包括国防机构、工业界、学术界、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内的超过两百个利益相关方的技术与资金资源,通过国防需求和工业界驱动实现其战略任务,形成国家级创新网络,构建强大的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卡内基梅隆大学希望通过 ARM 的创办填补机器人与智能技术的研究、创新和应用之间的鸿沟,并推动卡内基梅隆大学乃至整个匹兹堡地区成为新的机器人与智能技术中心。 目前,ARM 已获得美国国防部 8000 万美元先期投资,理查德-梅隆基金、美国机器人公司(American Robotics)等合作机构注资高达 1.73 亿美元,初始研发和技术孵化将集中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优势技术领域——人机交互与人机融合、协作机器人及机器态势感知与传感,其机器人产品和智能技术将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以及汽车、电子和轻工业等民用产业。. 可借鉴的机构创新模式. ARM 围绕机器人应用构建完整生态链,深度捆绑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 ,平台+技术+应用(硬件+软件+服务)的创新模式值得高度重视。 1.创新资源聚集 美国早已认识到,科技组织、人员、设备的集聚有利于促进创新。美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在大学或高科技劳动力富足的地区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如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和建设基于大学研发条件的科研综合体(国家实验室),以打造商业与国防领域技术的桥梁。 ARM 是美国机器人产业链的最新代表,也是美国机器人创新资源聚集的最新产物。ARM 以非盈利独立研究机构的身份联合政府、工业界、学术界,初始成员包括 84 家工业界成员、39 家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35 所研究型大学、13 所国家实验室、10 家政府组织等 231 家合作伙伴,实现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聚集,将逐渐显现令人惊叹的规模效应。 2.打造技术共同体 ARM 成员卡内基梅隆、普林斯顿、加州理工洛杉矶分校、斯坦福、杜克、乔治亚理工、密歇根大学等院校已分别与美政府、军方和工业界签署机器人及智能技术研究协议,专注于为产业界提供自主科学、微自主系统、机器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诺斯洛普 ·格鲁门公司、波音公司、雷声公司等核心平台企业在政府主导下,相继签署机器人及自主系统产业技术互换协议,打造机器人技术共同体,协调推进机器人产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自主性认证体系的制定。 可以预见,ARM 的诞生将打造一艘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领域的「航母」,更加有助于美国机器人产业和技术资源的快速集中和高效分配,将为美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机器人产业群 2016 年 4 月,美国军方联合企业界和高校等研究机构对空天海地网五大空间的无人自主机器人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规划形成人/机系统交互与协作(HASIC),可扩展的自主系统编组(STAS),机器感知、推理与智能(MPRI),测试、评估、验证与确认(TEVV)四大技术簇。各方对此形成共识,机器人系统自主化与智能化水平取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 谷歌、微软、亚马逊、Intel、IBM 等人工智能巨头已经悄然深耕于机器人产业链,在人工智能基础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和人工智能应用三大领域迅猛推进企业并购、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构建等工作。「人工智能+机器人平台」的产业模态逐渐明晰。卡内基梅隆大学主导创立 ARM,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的意图。 从美国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看,机器人产业与智能技术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前景向好。美国 Merrill Lynch 银行预测,到 2020 年,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人系统市场价值市场规模将达到 700 亿美元。如何在这一轮机器人产业发展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产业发展生态的构建应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