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科学家提出了HIV-1病毒外壳的新结构 一种新提出的HIV-1病毒外壳形状模型可能会改变我们对这种疾病的理解》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2-17
  • 根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HIV-1病毒的基质外壳可能具有不同于先前设想的形状,而一种新提出的模型对理解病毒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HIV-1病毒被包裹在一个球形的基质外壳中。当它感染一个健康细胞时,外壳融合到目标细胞的外面,然后释放病毒衣壳,在里面攻击细胞。

    “我们为HIV-1病毒提出的新结构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形状,几乎就像一朵花的花瓣,”该研究的合著者、数学和统计科学系的讲师Sean Graves说。“更好地了解基质外壳的结构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融合和感染过程。”格雷夫斯也是德玛罗宾逊支持中心的协调员,每学期为1000多名本科生提供支持。

    研究表明,以前用于描述HIV-1基质外壳结构的模型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尽管预测该模型是否会转化为艾滋病病毒的新疗法还为时过早,但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艾滋病病毒1型的行为。全世界有近3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或艾滋病。

    “我们的贡献是用数学原理来帮助引导科学界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医学和牙科学院的医学兼职教授和合著者Marcelo Marcet-Palacios补充道。“如果我们的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如何阻止或中断病毒进入的机制。例如,通过使用一种药物,可以交叉连接结构的‘花瓣’,以防止粒子的打开,从而阻止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

    这个模型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线使用。

    这项研究是一个来自生物学、数学和计算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团队的工作成果。其中一位合作者是孙伟杰,他是格雷夫斯学院的校友,也是格雷夫斯学院的前学生。

    孙说:“这次合作使我们有可能提出一种新的模式,与以前观察到的证据相一致,并使我们能够开发一种可以在网上免费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学家可以使用它来重新创造我们的工作,并进一步开发这种新的模式。”“当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聚在一起合作时,在科学领域所能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13日

相关报告
  • 《大流行冠状病毒的进化勾勒出从动物到人类的路径:病毒改变的能力使新的人类冠状病毒有可能出现——《每日科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6-03
    • 一个研究SARS-CoV-2病毒起源的科学家小组发现,当SARS-CoV-2病毒获得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时,它特别适合通过变形从动物转移到人类。SARS-CoV-2病毒是导致2019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病毒。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和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进行基因分析时证实,这种病毒最接近的亲属是一种感染蝙蝠的冠状病毒。但这种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是通过交换一种冠状病毒的关键基因片段而获得的,这种病毒感染一种名为穿山甲的有鳞哺乳动物,从而使这种病毒有可能感染人类。 研究人员报告说,这种从物种到物种的跳跃是病毒通过改变其遗传物质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能力的结果。打个比方,这就像是病毒重组了钥匙,使其能够打开宿主细胞的门——在这个例子中是人类细胞。在SARS-CoV-2病例中,“关键”是在病毒表面发现的一种突起蛋白。冠状病毒利用这种蛋白质附着在细胞上并感染细胞。 “很像原来的非典,从蝙蝠果子狸,或即从蝙蝠到单峰骆驼骆驼,然后给人类,这个流行的祖冠状病毒进行了进化的遗传物质,使其最终感染人类,”冯说高,医学博士,教授,医学分部的杜克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和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出版在线5月29日《科学》杂志上的进步。 高和他的同事说,追踪病毒的进化路径将有助于阻止未来由病毒引起的大流行,并可能指导疫苗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典型的穿山甲冠状病毒与SARS-CoV-2差异太大,无法直接导致人类大流行。 然而,它们确实含有受体结合位点——与细胞膜结合所必需的突起蛋白的一部分——这对人类感染很重要。这种结合位点使得附着在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成为可能,这种蛋白质在人类呼吸道和肠道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肾细胞等细胞中大量存在。 尽管蝙蝠的病毒祖先是与SARS-CoV-2关系最密切的冠状病毒,但其结合位点非常不同,仅靠自身无法有效感染人类细胞。 SARS-CoV-2似乎是蝙蝠病毒和穿山甲病毒的混合,以获得人类感染所需的“关键”受体结合位点。 “有地区的病毒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之间的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冠状病毒感染人类,蝙蝠和穿山甲,表明这些病毒正在类似的主机选择和可能的祖先SARS-CoV-2能够很容易从这些动物给人类,”主要作者)说李从杜克大学。 “人们已经研究了我们在论文中讨论的从穿山甲中提取的冠状病毒序列,但是科学界对于它们是否在SARS-CoV-2的进化中发挥了作用仍然存在分歧,”该研究的联合首席作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Elena Giorgi说。 Giorgi说:“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证明了SARS-CoV-2确实具有丰富的进化史,包括在蝙蝠和穿山甲冠状病毒获得转移到人类之前对遗传物质进行重组。”
  •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中和HIV的转基因大米》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11-08
    •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提出了艾滋病毒流行的一个创新解决方案-转基因大米。 转基因水稻已经开发用于解决营养不良和气候变化。现在,来自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的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毒株,用于治疗传统药物难以获得的国家的艾滋病毒症状。本周早些时候,一项新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7年有369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其中2570万人在非洲。虽然自从20世纪80年代流行以来,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一直停滞不前,但在2015年仍有210万人新感染了艾滋病毒。 目前,激动人心的新药、阴道植入物以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毒的实验性HIV疫苗正在开发中——后者的人体试验预计将于2019年开始。然而,截至2018,医学工作者仍依靠两种方法,性健康教育和口服药物,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虽然只有一个人已经完全治愈,但是HIV患者通常服用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这种药物可以防止病毒在体内复制,基本上可以延缓艾滋病的发作。如果治疗得当,病毒可以被管理,病人可以期待长寿和健康的生活。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这些药物。研究小组说,他们的转基因大米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HIV阳性患者提供一种有效、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 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水稻种子产生三种蛋白质——单克隆抗体2G12、凝集素griffithsin和蓝藻抗病毒蛋白-N——这些蛋白质在体外初步试验中显示与gp120(使病毒能够靶向细胞的糖蛋白)结合并中和HIV。这些种子可以研磨成糊状,然后可以作为局部乳膏使用,这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完全一样,可以平衡病毒。 重要的是,当作物完全生长时,种子可以几乎不花任何成本就地生产,使得那些可能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诊所的人们极其容易获得治疗。研究人员解释说,谷物种子是生产药物最合适的材料之一,因为基础设施已经存在。 在大米变得广泛可用之前,研究人员必须跨越几个障碍,尤其是人们对任何转基因作物的厌恶。科学家们首先必须证明没有有害的副作用,其次必须满足他们希望达到的国家的各种监管限制——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是有希望的。 该研究者解释说:“这种开创性的战略实际上是唯一一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够以足够低的成本生产杀微生物鸡尾酒的方法,那里最需要艾滋病毒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