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的新冠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且与疫苗接种类型和剂量显著关联》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8-08
  • 该文研究了在德尔塔(2021年7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或奥密克戎(2022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流行期内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国成年人群中,新冠疫苗接种类型、剂量与感染不良后果之间的相关性。在德尔塔流行期间,有95336名患者感染,其中47.6%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而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有184653名患者感染,其中72.6%接种了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相比,德尔塔期间接种两剂mRNA疫苗的入院比率为0.41、重症监护病房比率0.33、通气比率0.27和死亡比率0.21。在奥密克戎期间,接受两种剂量的mRNA疫苗的入院比率为0.60、重症监护病房比率0.57、通气比率0.59和死亡比率0.43。此外,与两剂疫苗相比,接种第三剂mRNA剂量与所有结果的发生率低相关:住院0.65、重症监护病房0.65、通气0.70和死亡0.51。与不接种疫苗相比,接种Ad26.COV2.S疫苗的结果更好,但住院和重症监护室入院的比率高于接种两剂mRNA疫苗。结果表明,与未接种疫苗相比,接种疫苗与30天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降低密切相关,并且疫苗接种类型和剂量与结果显著关联。

  • 原文来源:https://www.bmj.com/content/381/bmj-2022-074521.long
相关报告
  • 《新冠何时能远去?BMC Medicine:至2025-2026年,若疫苗接种率达68%或将消除新冠死亡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9-12
    • 转眼间,新冠已迈入第四个年头,疫情初期,很多人期盼着它向非典一样,快速退去。谁能想到,新冠与我们纠缠许久,并且仍在持续变异,“三阳”最近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提起对新冠的感受,很多人大概是“担心”二字。我们也曾无数次发问,新冠疫情到底何时才能结束。新冠疫苗和特效药似乎为人类带来了希望。早在2021年,发表在顶刊BMJ的一篇文章[1]已指出,接种一剂BNT162b2或ChAdOx1-S疫苗均与老年人症状性COVID-19的显著减少相关,并可进一步预防严重疾病。第二剂BNT162b2与进一步预防症状性疾病相关。   那么,疫苗和药物真的能成为新冠终结者吗?近日,一篇发表在BMC Medicine的研究论文[2],肯定了这一答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经过验证的数学模型评估了不同疫苗和医学治疗普及程度对新冠大流行的影响,结果指出,如果年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68%(730天免疫衰退期)、76%(548天免疫衰退期)或90%(365天免疫衰退期),到2025-2026年,新冠疾病负担将被消除! 研究者使用先前发表的动态模型来评估不同疫苗接种和治疗覆盖下的COVID-19负担,将罗德岛州、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COVID-19的数据纳入研究。该模型包含了SARS-CoV-2动态的关键方面,包括无症状传播、疫苗接种以及特定年龄(10岁为一个年龄层)的感染风险和严重后果。   因Paxlovid是美国最常用的COVID-19治疗药物,因此研究者将当前季节Paxlovid的覆盖率定义为治疗覆盖率。根据美国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Paxlovid的总给药剂量和COVID-19总病例计算,目前的治疗覆盖率为13.7%。另外,由国家免疫调查-流感(NIS-Flu)和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疫苗接种率为49%。   研究者对现状进行了预测,如果疫苗接种率和治疗覆盖率(分别为49%和13.7%)不变,并且关于传播的中性假设(2022-2023年的平均传播保持不变)成立,模型预测显示,在730天、548天和365天三个免疫衰退期间,COVID-19的年平均负担为1270-3010万例报告病例,48.5-111.1万例住院治疗,8.1-16.4万死亡。   在传播减半的“乐观”的情况下,每年负担为130-730万例报告病例,4.7-22.4万例住院治疗,0.67-2.9万例死亡。而在传播增加一倍的“悲观”情况下,年负担估计在2080-5060万例报告病例,91.7-220万例住院治疗,16.7-36.2万例死亡。中性和悲观情景都提示,如果不增加疫苗接种或治疗覆盖率,COVID-19的死亡率将大大超过流感季节的死亡率。   提高疫苗覆盖率的结果令人振奋。假设治疗覆盖率不变,仅增加疫苗接种覆盖率就能减少病例、住院和死亡。假设传播率与2022-2023年一致时,模型显示,如果每年接种疫苗的人口超过52%(730天免疫衰退)、62%(548天免疫衰退)或80%(365天免疫衰退),那么未来5-10年COVID-19的年死亡人数可以减少到5万人以下(与严重流感季节相当)。而如果年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68%(730天免疫衰退)、76%(548天免疫衰退)或90%(365天免疫衰退),到2025-2026年时,疾病负担将被消除。 提高治疗覆盖率的效果方面,假设疫苗接种覆盖率和病毒传播能力不变,47%(730天免疫衰退)、69%(548天免疫衰退)或77%(365天免疫衰退)的治疗覆盖率足以将年死亡率降至5万以下。但100%的治疗覆盖率无法在365天免疫衰退和548天免疫衰退下将年死亡人数降到1万人以下。而95%的治疗覆盖率将使730天免疫衰退内的年死亡人数减少到1万人以下。   接下来,研究者同时改变疫苗和治疗覆盖率,以确定将年死亡人数降低到更可接受水平的组合。结果发现,随着治疗覆盖率的增加,公共卫生效益的累积呈线性关系,但随着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增加,其累积呈非线性(加速)关系。无论治疗覆盖率如何,足够高的疫苗接种率将完全消除新冠死亡风险;但对于足够高的治疗覆盖率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减轻针对特定年龄的疫苗接种负担方面,研究者指出,不同传播情景和疫苗接种覆盖率的年龄特异性效果不同,在特定传播情景和疫苗接种覆盖率的结合下,以人口最多的年龄组(20-49岁)、接触率最高的年龄组(0-19岁)或死亡风险最高的年龄组(>70岁)为目标,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负担,有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来管理针对特定年龄的疫苗接种策略。 研究者指出,接收治疗只对患者提供直接益处,而疫苗接种通过降低自身感染和可能引起的后续感染的概率,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益处。而美国目前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仍然很低,原因包括缺乏获取途径、虚假宣传活动、和疫苗犹豫,疫苗接种任重道远。   最后,疫情没有结束,不恐慌不轻视,科学防疫,期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 Lopez Bernal J, Andrews N, Gower C,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Pfizer-BioNTech and Oxford-AstraZeneca vaccines on covid-19 related symptoms, hospital admissions, and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in England: test negative case-control study. BMJ. 2021 May 13;373:n1088. [2] Yang F, Tran TN, Howerton E, Boni MF, Servadio JL. Benefits of near-universal vaccination and treatment access to manage COVID-19 burden in the United States. BMC Med 21, 321 (2023).
  • 《全程接种疫苗 重症发生风险降低88%》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5
    • 今夏,一起因德尔塔毒株输入国内,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端,经扬州、张家界等地蔓延至全国多地的疫情引起广泛关注。   在这场疫情中,不乏接种新冠疫苗的患者,疫苗的保护效果究竟如何?灭活疫苗究竟能多大程度降低德尔塔导致的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率?   12月2日,这一问题有了部分答案。当日,在南京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白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举行的新冠疫情学术研讨会上,南医大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建明教授在主题报告中透露,今年7至8月,该院与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合作,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新冠疫情关联的476例江苏确诊病例进行研究后发现,“与未接种者相比,全程接种2剂灭活疫苗的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降低88.3%;仅接种1剂疫苗,对重症发生无显著保护作用。”   王建明介绍,所有病例均是大于18岁的成人,经过PCR核酸检测证实为感染了新冠病毒,且均感染德尔塔毒株。   “我们根据患者接种的疫苗剂次和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类。”王建明介绍,这三类中,一类是未接种组,即从未接种疫苗或虽已接种1剂但接种时间至感染时间短于14天;二是未完全接种组,即仅接种了1剂疫苗且接种至感染的时间长于14天,或已接种2剂疫苗但第二剂接种的时间至感染时间短于14天;三是全程接种组,即已接种2剂疫苗且第二剂接种的时间至感染时间长于14天。   研究发现,476例住院患者中,42名为重症,重症比例8.8%。重症组中位年龄69.5岁,显著大于非重症组的51岁。重症组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重症组。重症组有61.9%的患者有发热现象、19.1%的人呼吸急促,这也明显高于非重症组。   “重症组未接种、未完全接种、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比例分别为64.3%、30.9%、4.8%。非重症组未接种、未完全接种、全程接种比例分别为36.2%、21.2%、42.6%。”王建明说。同时,重症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等指标的基线值高于非重症组。   接种与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患者,重症发生率到底有多少差异?王建明出示的一串数据引人关注,“未接种者重症率达14.7%,未完全接种者重症率12.4%,全程接种者重症率1.1%。”   研究进一步显示,以未接种组为参照,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可降低94%的重症风险;18—59岁人群完全接种可降低88%的重症风险;男性完全接种降低86%的重症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究中的无基础疾病、大于60岁的女性全程接种者,均无重症发生。   “全程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德尔塔毒株引起的重症发生风险。但部分接种疫苗,即未完全接种预防重症的效果不显著。”王建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