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惯性饮食中,用花生代替白米棒作为零食,可以提高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1-03-08
  • 观察性研究表明,摄入坚果与较低的心脏代谢疾病风险有关,而食用精制谷物则具有较高的风险。对于用坚果代替精米(一种精制谷物)是否对患心脏代谢疾病风险高的成年人有益,我们知之甚少。我们的目的是评估以花生代替白米作为零食对空腹血糖、血脂、体重以及代谢综合征(MetS)状态的变化,以及代谢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风险参与者的变化。这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了224名患有MetS或存在MetS风险的参与者。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花生组或对照组。共有209名参与者(93.3%)完成了12周干预,所有参与者的符合率为85%。在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和体重方面没有发现组间差异。花生组的参与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的MetS逆转率。因此得出结论,在饮食习惯中加入花生来代替精制谷物零食,并没有显著改变血糖或血脂参数,但改善了总体代谢综合征风险,而没有促进心血管代谢疾病高风险的中国成年人体重增加。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试验来证实这些发现并阐明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相关报告
  • 《食用花卉:饮食中的新兴成分》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19-10-22
    • 为了寻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变饮食习惯,市场上出现了可行且更安全的替代产品。尤其是食用花卉,通过添加颜色、风味和其他感官特征,能够使菜肴更具吸引力,从而在其成分中也呈现出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多酚,可能提供有益健康的效果。本文综述了野生食用花卉的生产、采收、贮藏及加工、包装、消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综述了最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即酚类化合物,尤其是花色苷。文章还讨论了一些萃取技术,例如固液萃取(SL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超声辅助萃取(UAE)、加压液体萃取(PLE)和微波辅助萃取(MAE)等,都是最常用的溶剂。特别关注食用花卉中存在的花色苷。酚类化合物具有用作天然添加剂(即防腐剂和着色剂)的潜力,可以用作人造香料的替代品。本文仅对一小部分食用花卉进行了研究,后续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加以充分利用。
  • 《对理解主要成分分析衍生的饮食模式如何从习惯性食物消费数据中产生的贡献》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8-04-02
    • 我们分析了德国成年人的三种24小时膳食回忆(24hDRs)在习惯,单日和主餐水平上食物组间关系的食物摄入量数据,并调查了每个水平对形成PCA衍生的习惯性饮食模式。较高的膳食一致性与PCA衍生习惯性饮食模式形成的较低贡献有关。食物消费的绝对量并不完全符合膳食习惯性饮食模式,这表明这些模式是通过膳食中不同食物消费的复杂组合形成的。晚餐对形成习惯性饮食模式的贡献最大。本研究提供了关于PCA衍生的膳食模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