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东部边缘广阔的河流表面调节了冰盖的演化》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 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9-07
  • 南极冰盖的质量损失及其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在近几十年加速增长。尽管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南极冰盖西部,但近期研究强调了南极冰盖东部(EAIS)部分区域的潜在脆弱性,EAIS约含有南极洲58米海平面当量~90%的冰量。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与乔治五世地之间的EAIS区域(东经70°至160°)尤为重要,因为冰下地形包含两个大型低洼盆地和众多深槽,这可能使冰缘通过海洋冰盖不稳定机制而易发生快速且不可逆的退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冰缘经历了冰架变薄,冰盖数值模型预测其可能成为未来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者。然而,对于未来冰层变薄和冰缘退缩的预期范围与速率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EAIS下方的陆地表面提供了自冰盖形成以来(约3400万年前)冰盖行为及塑造基底环境的地质过程的宝贵记录。在冈瓦纳超大陆时期曾与南极东部相连的大陆(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地貌记录为理解长期地貌演化所受的构造、侵蚀和气候历史提供了基础。在南极,无线电回波探测(RES)技术被用于测量冰层厚度和基底高程,并生成公里级分辨率的网格化基底资料。然而,网格化过程会导致关键地貌信息丢失或被掩盖。因此,基于RES直接测量的南极东部基底地形为更好理解EAIS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提供了重要机会。

    由英国多家研究机构主导的团队分析了来自多次调查的RES数据,发现沿伊丽莎白公主地与乔治五世地之间3500公里长冰缘保存的连贯冰前表面。对这些表面的分布、高程和形态的分析,能够约束EAIS冰缘的基底条件及长期行为,并显示数百万年前作用的地质过程仍在当代EAIS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nrpn31Y-bQ5ke0ccMdMJA
相关报告
  • 《大气河流有助于在南极海冰上形成巨大的洞》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11-23
    • 最新研究表明,南极洲温暖潮湿的空气对威德尔海的海冰起着关键作用,可能会影响广阔大陆周围的海洋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研究了长而强烈的暖湿空气羽流——也就是大气河流——对海冰上巨大开口的作用。他们把重点放在南极洲附近南大洋的威德尔海地区,1973年首次观测到该区域的一个大洞,在2017年冬末春初又出现了一个洞。在第一项此类研究中,科学家发现,201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反复出现的强大气河流对形成海冰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河流把温暖潮湿的空气从南美洲海岸带到了极地地区,从而导致海冰表面变暖,使其融化。海冰洞是海冰中的巨大“窗口”,允许大量热量从海洋传递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区域和全球海洋环流。它们也会影响浮游植物(藻类)爆发的时间和规模,而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以前的研究发现大气河流会影响南极西部陆地冰和冰架的融化,而这项新的研究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首次展示了它们对南极海冰的影响。在南极洲西部,一块巨大的陆地冰盖正在融化,并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且在21世纪,其融化速度加快。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如果整个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约200英尺。海平面上升和沿海风暴造成的洪水威胁着全世界的沿海社区,特别是在低洼地区。根据预测资料,大气河流将变得更加频繁、更长、更宽,并更有效地向南极海洋和大陆输送高多的水蒸气,同时降水强度增加。总的来说,他们登陆的地方预计会向两极移动,气候变化对威德尔海和南大洋其他地方的海冰洞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关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6/eabc2695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南极东部冰盖的形成和长期不稳定性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1-05
    • 在过去的5000万年里,南极大陆的冰盖不断演化。然而,过去近地表地质和地理记录的缺乏,限制了对南极洲东部冰盖(EAIS)演化历史的深入了解,从而也限制了对南极冰盖对现如今环境影响的评估。南极洲东部冰盖代表着海洋的终端,位于海平面之下的极光盆地,表明冰川被运移到萨布里纳海岸(Sabrina Coast),这可能对气候的扰动十分敏感。 本文数据来自于南极冰川盆地大陆架的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发现在早第三纪到中第三纪时期的萨布里纳海岸就存在着海洋性冰川,这意味着在大约3400万年前,南极大陆的冰原形成之前,南极冰川盆地中存在大量的冰川。随后,在渐新世和中新世时期,冰从萨布里纳海岸大陆架至少形成上涨和消退了11次之多。一半以上隧道峡谷的形成与这些冰川都密切相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表面逐渐融化的亚极地冰川系统与人类预想的地球持续升温的猜想不谋而合。中新世晚期的气温冷却导致了南极洲东部冰盖大范围的扩展。萨布里纳海岸冰架的地质记录表明,在处于比现在较温暖的气候条件下,除了海洋温度外,大气温度和熔融状态的融水影响了南极洲东部冰盖的质量平衡状态。因此,在持续人为变暖的情况下,会产生动态的“南极洲东部冰盖效应”,说明南极洲东部冰盖对未来全球海平面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刘思青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