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南极洲温暖潮湿的空气对威德尔海的海冰起着关键作用,可能会影响广阔大陆周围的海洋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研究了长而强烈的暖湿空气羽流——也就是大气河流——对海冰上巨大开口的作用。他们把重点放在南极洲附近南大洋的威德尔海地区,1973年首次观测到该区域的一个大洞,在2017年冬末春初又出现了一个洞。在第一项此类研究中,科学家发现,201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反复出现的强大气河流对形成海冰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河流把温暖潮湿的空气从南美洲海岸带到了极地地区,从而导致海冰表面变暖,使其融化。海冰洞是海冰中的巨大“窗口”,允许大量热量从海洋传递到大气中,从而改变区域和全球海洋环流。它们也会影响浮游植物(藻类)爆发的时间和规模,而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以前的研究发现大气河流会影响南极西部陆地冰和冰架的融化,而这项新的研究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首次展示了它们对南极海冰的影响。在南极洲西部,一块巨大的陆地冰盖正在融化,并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且在21世纪,其融化速度加快。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如果整个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约200英尺。海平面上升和沿海风暴造成的洪水威胁着全世界的沿海社区,特别是在低洼地区。根据预测资料,大气河流将变得更加频繁、更长、更宽,并更有效地向南极海洋和大陆输送高多的水蒸气,同时降水强度增加。总的来说,他们登陆的地方预计会向两极移动,气候变化对威德尔海和南大洋其他地方的海冰洞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关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46/eabc2695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