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现状的调查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1-14
  • 目的调查我国某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安徽省阜阳市7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匿名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服药情况及其社会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副反应、服药知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70例患者过去4d内服药依从率为50%~100%,平均85.51%,服药依从(服药依从率≥95%)的患者占42.9%。患者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包括外出或干农活而不在家、忘记、怕被注意到服药和应服药时睡着了。经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子女个数和服药知识是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所调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为中等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患者漏服药物的常见原因和主要相关因素,可通过对患者提醒、督导,提高和改善患者的服药知识,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其治疗效果并促进艾滋病治疗和预防工作。
  • 原文来源:http://www.clinicmed.net/upload/pdf/201205/20120521020321160.pdf
相关报告
  • 《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六年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1-14
    • 目的 分析广西横县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长期生存率及其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寿命表法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广西横县人民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176例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6年间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27例,总病死率15.34%(27/176)。第1~6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89.00%、81.00%、74.00%、65.00%、65.00%、65.0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壮族死亡危险度比汉族高(HR=7.328,95% CI:2.861~18.771),WHO临床Ⅰ期或Ⅱ期死亡危险度比Ⅲ期或Ⅳ期低(HR=0.246,95% CI:0.103~0.586),血红蛋白低者死亡风险度较高(HR=0.977,95% CI:0.957~0.997),CD4细胞计数低者死亡危险度较高(HR=0.995,95% CI:0.991~1.000)。结论 广西横县老年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率较低,HIV临床Ⅲ期或Ⅳ期、血红蛋白低、CD4细胞计数低、壮族是影响本组老年HIV/AIDS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抗病毒治疗、关注壮族患者可能是提高该县老年HIV/AIDS生存率的关键。
  • 《我国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模式与现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1-29
    •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开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得到了治疗。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探寻符合自己国情的抗病毒治疗模式,以便最大程度地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文章就中国当前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模式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找到更加合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