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模式与现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1-29
  • 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开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得到了治疗。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探寻符合自己国情的抗病毒治疗模式,以便最大程度地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蔓延。文章就中国当前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模式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找到更加合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 原文来源:http://xbya.chinajournal.net.cn/EditorB/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XBYA201210029&isCnki=ck01
相关报告
  • 《按人头付费——新疆中克项目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支持的支付模式》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0-12-22
    • 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克林顿基金会艾滋病行动组织(CHAI)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于2006年达成协议,在自治区开展试点项目,以增加抗病毒治疗病人的数量,使病人能得到高质量的治疗并且保留在关怀体系中,探索创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可被复制推广的治疗关怀模式,以促进抗病毒治疗工作在新疆的开展。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和策略分析与思考》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3-05-22
    • 目的把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和策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调整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数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中国制定落实了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政策和策略,建立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探索建立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药品供应、经费保障机制,将抗病毒治疗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推动了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迅速开展,明显降低了病人的病死率。当前抗病毒治疗工作面临治疗服务规模和能力有限、治疗药品供应和管理机制不能适合治疗发展需要、治疗与现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脱节、流动人口异地治疗办法尚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定点医疗机构为依托的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结合医改重建满足治疗需求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将抗病毒治疗纳入现行的医疗保障范围,加快探索异地抗病毒治疗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