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发表中国总膳食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评估的研究论文》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2-10-29
  • 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广泛使用而在食品和环境中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烟碱类物质对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许多物种都有不利影响。一些研究报告了人体生物监测中新烟碱类药物的尿液浓度,但基于任何普通人群的长期慢性暴露研究,新烟碱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了解较少。在本研究中,根据从第五次(2009-2012年)和第六次(2015-2018年)中国总膳食研究(TDS)中收集的聚类混合膳食样本,研究了中国成年人群中新烟碱类化合物的膳食暴露。在中国24个省的528份聚类混合膳食样品中测定了10种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残留水平。其中,分析的大多数样品(第5次和第6次TDS分别为53.3%和70.5%)含有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残留。吡虫啉和啶虫脒是最常见的新烟碱类药物,噻虫嗪和噻虫啉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并出现在第六次TDS中。基于相对效能因子评估方法,计算总新烟碱类化合物的估计每日摄入量(EDI),以评估中国成年人的健康风险。第5和第6次总膳食研究中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平均EDI分别达到598.95和710.38纳克/千克体重/天。尽管第6次TDS中总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平均EDI相对高于第5次TDS,但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p>0.05)。蔬菜是饮食暴露新烟碱类农药的主要来源,但中国通过谷物、饮料和水暴露新烟碱类化合物也不容忽略。尽管新烟碱类化合物总量的平均暴露量远低于当前的慢性参考剂量(57微克/千克体重/天),但由于新烟碱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普遍存在,不应忽视普通人群中新烟碱总类化合物的饮食暴露风险。
  • 原文来源:https://www.cfsa.net.cn/Article/News.aspx?id=4C2F5572B8099CA234199754F509CF2E41B9E53EA25A0C53
相关报告
  •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杂志发表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2-10-28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闫韶飞、李凤琴等对分离自中国不同类别食品中的286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实验,并运用全基因组测序对耐药株进行了耐药和毒力基因遗传分析,揭示了单增李斯特菌能够通过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方式从李斯特菌种内或种外菌株获得耐药基因,从而获得耐药性。研究成果于2019年4月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上发表。该杂志是抗生素耐药研究领域高水平SCI杂志,影响因子IF:5.758。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在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污染该菌。国内外由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频发。2018年南非暴发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事件,累计1060人确诊李斯特菌病,其中21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恶劣影响。与其他肠道致病菌相比,单增李斯特菌耐药并不严重,然而关于该菌产生耐药的报道逐渐增多,高致病性的同时叠加耐药性,大大增加了该菌对人群造成的健康威胁。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表明多重耐药单增李斯特菌株均为ST9型,主要食品来源为肉制品,聚类分析表明多重耐药株与临床来源菌株进化关系较近,耐药基因分析表明其来源可能为肠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建议加强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环境、终产品及相应食源性疾病中ST9型单增李斯特菌的耐药监测。
  • 《重点实验室在《risk analysis》杂志上发表成都市家庭猪肉馅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论文》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3-03-13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白莉、刘兆平等最近在国际期刊《Risk Analysis》上发表了题为“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in ground pork in households in Chengdu, China”(2022 July 19)的学术论文。该杂志是数学跨学科应用高水平SCI杂志,影响因子IF:4.302。 由非伤寒沙门氏菌(NTS) 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而猪肉是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沙门菌。本研究对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零售猪肉馅中NTS 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调查了成都居民肉馅消费行为模式,并进行交叉污染的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 (QMRA),以确定食用肉馅和即食食品在食品过程中受到污染的风险。结果表明,在成都购买的肉馅中NTS检出率为69.64%,平均检出浓度为0.164 log CFU/g。据估计,每年每百万人的沙门氏病病例为3442例。根据敏感性分析,交叉污染是引起沙门菌病的最重要因素。为减少食用肉馅引起的沙门氏菌病风险,应在食品制备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卫生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交叉污染。本研究为中国家庭烹饪和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