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桑尼亚迫切需要向难民供给粮食》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8-31
  • KIGOMA - 由于资金短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被迫减少坦桑尼亚西北部的Mtendeli,Nduta和Nyarugusu营地的32万难民的粮食供给。粮食计划署迫切需要从现在到2017年12月的2360万美元,以便能够继续满足坦桑尼亚难民的粮食和营养需求。粮食计划署主要向来自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难民提供五种食品:玉米粉,豆类,超级谷物,植物油和盐。由于资金短缺,8月份的所有五种商品均有所减少,仅占推荐每日卡路里摄入量的2100份所需千卡的62%。

相关报告
  • 《坦桑尼亚非正式牛奶市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2-12-01
    • 尽管坦桑尼亚发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坦桑尼亚生产的95%的牛奶都是非正式销售的。其中大部分是未经高温消毒的原材料,通过非正式贸易商和摊贩分发和出售给低收入消费者,使其成为营养和生计的重要来源。虽然坦桑尼亚的官方乳制品政策促进巴氏灭菌和正规工业,但实际上监管环境对非正规生奶贸易相对允许。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和国际牲畜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可持续粮食系统前沿》(2022年10月)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利用了一项对200多名非正式市场参与者的调查的原始数据,并从关键线人的访谈中获得了见解,以研究影响坦桑尼亚非正式牛奶市场质量和安全的环境、观念和做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在坦桑尼亚内外与非正式部门进行更现实和有效的接触。
  • 《我国将从坦桑尼亚进口大豆 或改变当地种植结构、种植技术等》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11-26
    • 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10月29日报道称,中坦两国本周达成一项农业协议,中国将开始进口坦桑尼亚大豆,以寻求改变对美国和巴西等大豆供应国的依赖。 记者发现,坦桑尼亚《每日新闻》10月18日也有相关报道,16日坦驻华大使凯鲁基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坦桑尼亚正积极进行农业转型,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相关报道显示:当日坦桑尼亚驻华大使表示农业是许多非洲经济体的生命线,坦桑尼亚农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5%,坦桑尼亚农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外汇收入的34%和粮食需求的95%。积极促进农业转型是坦桑尼亚重要的经济决策。据坦桑尼亚主流媒体《每日新闻》2019年9月15日报道,2019年9月14日,坦桑尼亚农业部长杰菲特·哈桑加表示,坦桑尼亚政府将不再限制农民对外出口农作物,并强调坦桑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因此农民和贸易商可以自由出口农作物。 10月26日上午,中非经济贸易工作委员会会长黄兆锦作为唯一中方代表受邀出席并见证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阁下签署《坦桑尼亚大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该协议的签署是中国政府具体践行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进一步扩大非洲非资源性商品进口的承诺,是中坦全天候友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例证,中坦双方将从庞大的市场带来的商机中获益。 不过,据相关资料显示,坦桑尼亚大多数地区以种植玉米为主,较多地区种植木薯,大豆种植面积较小,并不成规模。据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坦桑尼亚2011年大豆产量为2500吨,2014年为5320吨。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坦桑尼亚拥有适合大豆生产的自然资源且坦桑尼亚有大豆发展战略以刺激大豆产量。 中大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谢雯认为,先前坦桑尼亚大豆种植面积较少主要是因为当地的饮食单一、营养意识不够、农业基础设施缺乏、农药化肥使用较少。若中坦大豆贸易发展顺利,大豆出口导向或拉动当地的农产品的种植结构、种植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的改变。 海关数据显示,从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国别的结构来看,美国(同比增4.57%)、巴西(同比增24.19%)、阿根廷(同比增17.72%)仍占前三位,但是,我国从乌克兰(同比增725%)、俄罗斯(同比增17.70%)、埃塞俄比亚(同比增2142.86%)等国家进口大豆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同时,我国从哈萨克斯坦(同比减少58.74%)、乌拉圭(同比减少24.72%)、加拿大(同比减少93.90%)进口的大豆量明显减少。另外,2020年1-9月,我国还从贝宁进口了0.25万吨大豆。 谢雯告诉记者,我国从坦桑尼亚进口大豆短期并不会对国内的大豆系价格造成很大影响,但随着全球贸易关系的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我国进口大豆的国别结构可能发生不小的变化。非洲的其他大豆生产国还包括南非,尼日利亚和赞比亚,日后这些国家的大豆进口是否能被批准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