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诺贝尔奖得主职教创新实践中心—人工智能基地签约揭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2-25
  • 12月21日,上海首个诺贝尔奖得主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中心—人工智能基地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揭牌。同时,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与中投中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校长李小华致词表示学校一定致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投中财荣毅超总裁表示,将与学校就人工智能、电子竞技、文化娱乐三个板块进行全面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市教委职教处处长赵宁说,今天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所做的是产教科、校企科融合的很有意义、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大事,希望学校能够为上海职业教育树立标杆。 诺贝尔奖得主斯穆特博士上台演讲引发了场内小高潮,教授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起,以小知识案例的形式与参会人员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他一再强调“善意”、“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告诫同学们:“教育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合作,学会调动团队成员共同树立理念。”他还希望同学们学会面对失败,他还说,未来的团队成员中一定会有一位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大。 最后,学生与斯穆特博士进行了互动问答,对于积极参与问答的学生,斯穆特博士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奖励:上台与他合影。 上海提出要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成为“全球电竞之都”,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实际上,最核心是人才,是人才的培养。首个诺贝尔奖得主职教创新实践中心—人工智能基地的建立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将有力推动上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相关报告
  • 《诺贝尔奖得主推动光子学纳入Horizon Europe 2021-27计划》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08
    • 来自法国和德国的三位欧洲诺贝尔奖获得者——Gérard Mourou、Stefan W. Hell和Theodor W Hänsch称,下一个欧洲地平线2021-27计划未吸纳专门的光子学计划,将危及欧洲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能力。这三位科学家分别于2018、2014和2005年凭借在光子学和光子使能科学领域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他们在致欧盟委员会的公开信中表示“光子学支持了许多其他领域的未知发现,包括健康、空间、移动和安全等”,呼吁欧盟重新考虑目前的工业和数字计划草案,认为应将光子学作为第十大技术优先事项。 当前的地平线2020计划中明确关注光子学发展,欧洲在光子科学和技术方面享有世界领先地位和卓越的卓越表现。 欧洲光子产业联盟(EPIC)总干事Carlos Lee称:“Photonics 21公私合作伙伴关系(cPPP)在‘地平线2020’计划的中期评估中被评为最佳,是未来欧洲合作伙伴关系的榜样。委员会正在放弃欧洲引领未来世界技术发展的机会,目前欧洲已经失去了在半导体、LED和太阳能产业的主导地位,委员会必须采取行动避免欧洲光子学及其相关的战略价值链沦为上述领域相似的命运。欧盟有机会让欧洲成为光子学的世界领导者,这将支撑保障欧洲的主权安全、巩固在下一阶段数字革命中的竞争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光子学为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深层应用提供支持。在医学领域,光子学占体外诊断市场的80%左右,也是航空业、数据加密和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新机器人时代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与比传统电子产品相比,光子集成电路传输更快,功率更高,能耗更低,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光子学涉及一系列技术,对于各个领域的战略价值链至关重要。技术的聚集能够促进从航空安全到制药技术、电信和自动驾驶各行业应用的开发。要展现光子学的潜力,需要直接的资金支持和明确的金融工具,否则欧洲不仅会错失技术领先的机遇,还会切断重要产品的供应,导致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2018年欧洲投资银行的一份报告将光子学描述为“下一次数字革命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具有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增材制造、机器人、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颠覆性技术提供了基础。”报告估计光子学行业将为10%的欧洲人带来积极的“杠杆”影响。在光子市场规模和受影响的总市场规模之间的杠杆比率可能高达50。 为什么Horizon Europe 2021-27计划未包含光子学中呢?Carlos Lee称,委员会尚未理解,光子学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来发展和工作,以便为新技术时代的应用提供新技术。将其分散到各个行业中,忽视了光子学作为使能技术和基础模块的重要性。缺少大量明星企业在这个领域竞争,以年轻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主导,难以帮助光子事业发展。” 委员会应认识到光子学在工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使其成为欧洲地平线的优先事项至关重要。通过可靠的资金支持,确保欧洲的竞争力,发挥新技术推动新电子时代发展进步的潜力。
  • 《本世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超过 30%是移民:了解他们的旅程》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程冰
    • 发布时间:2025-10-19
    • 《自然》杂志发现,自 2000 年以来,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诺贝尔奖得主最常见的最终目的地是美国。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于周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十几岁时从约旦移民到美国。 在本世纪 202 位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不到 70%的人在获奖时来自他们所在的国家。其余 63 位获奖者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离开了他们的出生国,有时不止一次跨越国界,《自然》杂志的一项分析显示(参见“诺贝尔流动”)。 在移民到其他国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两位是周三公布的三位化学奖得主。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出生于英国,但现在居住在澳大利亚。而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现在是美国居民,他成为第一位在约旦出生的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2025 年三位物理学奖得主中的两位也是移民:米歇尔·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出生于法国,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出生于英国,但他们都是美国居民。 长期以来,移民在诺贝尔奖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从德国出生地移居瑞士,后来又去了美国)和玛丽·居里(她离开祖国波兰到法国工作)等杰出科学家。这是因为最富有成效的科学机会——最好的培训、设备和研究社区——分散在全球各地。“人才可以在任何地方诞生,但机会并非如此,”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经济学家伊娜·甘古利(Ina Ganguli)说,“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看到如此多外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 这项新分析出炉之际,国际科学家和学生的流动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障碍。例如,在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政府今年实施的普遍削减拨款和更严格的移民政策,预示着一场迫在眉睫的“人才流失”。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科学技术政策专家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表示,此类限制“将减缓高度创新研究的速度,句号”。白宫没有回应就特朗普政策影响置评的请求。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限制了其院校每年可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日本则提议削减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毕业生的财政支持。 常见目的地 在那些已经跨越国界的人中,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他是 2010 年物理学奖得主。海姆出生在俄罗斯,父母是德国人,他说自己在研究生涯中“像弹球一样四处碰壁”,曾在俄罗斯、丹麦、英国和荷兰任职。他说:“如果你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你就错过了游戏的一半。” 在 63 位离开出生国后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中,有 41 位在获奖时居住在美国。冈古利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科学中心。国际研究人员涌向那里,因为那里有丰厚的资助和顶尖大学(参见“诺贝尔奖得主常驻地”)。“我们在美国拥有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它是顶尖学生和科学家的目的地,”冈古利说。下一个最受欢迎的落脚点是英国,在接到斯德哥尔摩的命运电话时,有七位已移民的诺贝尔奖得主居住在那里。 但英国也目睹了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离开。瓦格纳说,有 13 位出生在英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移居他处后获奖(参见“出发点”),他们可能是被更高的薪水和更负盛名的职位所吸引。大量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也离开了德国,有 6 位侨居海外的获奖者;日本、法国和俄罗斯也各有 4 位侨居海外的获奖者。 在本世纪诺贝尔科学奖的各个类别中,物理学拥有最高比例的外国出生获奖者:37%(参见“学科差异”)。紧随其后的是化学,占 33%,最后是医学,占 23%。瓦格纳认为,物理学之所以领先,可能是因为它对设备的高度依赖性。顶尖物理学研究所需的昂贵对撞机、反应堆、激光器、探测器和望远镜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先国家。“因此,顶尖研究人才很可能会去拥有顶尖设备的地方。医学不是一个高度依赖设备的领域,所以更容易留在本国,”瓦格纳说。 继续 移民与诺贝尔奖之间相互作用的未来尚不明朗。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都已实施限制措施,减少了来自国外的大学生数量。今年迄今,特朗普政府已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科学研究拨款。美国一项新政策规定,H-1B 签证的每份申请需缴纳 10 万美元,而一些外国出生的研究人员正是依靠这种签证在美国工作。 国际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离开美国,其他国家也准备吸引他们。例如,法国、韩国和加拿大都设立了项目,通过奖励和奖学金吸引美国研究人员。资助欧盟研究的欧洲研究理事会向将其实验室迁至欧盟的科学家提供高达 200 万欧元(230 万美元)的资金,旨在帮助那些从美国迁出的科学家。 冈古利说,结果可能是一场大规模的人才外流,类似于二战后逃离德国以及 1991 年苏联正式解体后逃离俄罗斯的科学家潮。“你将面临巨大的人力资本损失,人们会去另一个国家,”冈古利说,尽管她仍然不确定那个国家会是哪里。她补充说,尽管包括比利时和法国在内的国家正在采取行动吸引美国科学家,但他们的薪水可能不足以说服许多研究人员跳槽。 瓦格纳同意,下一个诺贝尔奖中心可能在哪里尚无定论,这主要是因为培养一个恰到好处的研究环境需要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聪明人会分散。但他们能否重现那种魔力?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瓦格纳说。 同样,也很难预测当今的政策变化何时会导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发生显著变化。科学家们在其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而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在为下一批值得诺贝尔奖的发现而努力。瓦格纳说,科学人才流失的全面影响可能只有在“非常长期”才能感受到。 目前,盖姆敦促各国不要对新人才关闭边境。“流动性对每个人都有益。每个新来者都会带来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和看待旧问题的新方式,”他说,“欢迎这种融合的国家将保持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