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北部疟疾患者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患病率》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5-22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EC 1.1.1.49)缺陷是世界上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之一。 Primaquine(PQ)已用于P. vivax的根治性治疗以预防复发。最近,它也被用于减少恶性疟原虫配子体传输以阻止传播。但是,PQ代谢物会氧化血红蛋白并产生过量的活性氧,从而可能引发具有遗传性G6PD缺乏症的疟疾患者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这项研究中,共采集了缅甸疟疾患者采集的252份血液样本。通过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试剂盒DiaPlexC TM G6PD基因分型试剂盒[亚洲型]分析G6PD变体。通过测序分析证实多重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准确性。分析缅甸252名疟疾患者中G6PD变异体的流行和分布情况。在50名(7名女性和43名男性)疟疾患者中鉴定了6种不同类型的G6PD等位基因变体。主要变种是Mahidol(68%,34/50),其中91.2%(31/34)和8.8%(3/34)分别为男性和女性。其他G6PD变体包括开平(18%,9/50),Viangchan(6%,3/50),地中海(4%,2/50),联盟(2%,1/50)和Canton(2%,1 / 50)也被观察到。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PQ处方前结合G6PD缺乏症试验需要更多地关注正确和安全使用PQ作为缅甸疟疾的根治性治疗。还需要建立一个后续系统来监测给予PQ的疟疾患者潜在的PQ毒性。

相关报告
  • 《Primaquine剂量与无并发症间日疟原虫疟疾患者溶血风险:一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0-12
    • Primaquine根治术用于治疗休眠的肝期寄生虫和预防复发的间日疟原虫疟疾,但因溶血问题而受到限制。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以研究不同伯氨喹方案治疗间日疟的血液学安全性。 对于这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我们在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Central上搜索了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8日期间发表的流行国家无并发症间日疟原虫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我们纳入了那些积极随访至少28天的研究,如果他们包括一个治疗组,每天服用伯氨喹,持续多日,其中伯氨喹在杀精神分裂症治疗后3天内开始服用,并单独服用或与氯喹或四种青蒿素联合疗法之一(即蒿甲醚-流明三烯、青蒿琥酯-甲氟喹、青蒿酯-阿莫二喹或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服用,以及他们是否在第0天记录了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浓度。我们排除了关于预防、预防或严重疟疾患者的研究,或者从计划试验之外的医疗记录中回顾性提取数据的研究。在荟萃分析中,我们联系了符合条件的试验的研究人员,要求提供个别患者的数据,然后汇总了2021年8月23日之前提供的数据。主要结果是在第14天血红蛋白减少超过25%,浓度低于7 g/dL。对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为(1)30%或更高和(2)30%至低于70%的患者,通过混合效应线性回归评估第0天至第2-3天以及第0天和第5-7天之间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该研究已在PROSPERO、CRD42019154470和CRD42022303680注册。 在226项已确定的研究中,18项研究的患者水平数据来自15个国家的5462名患者。1208名未服用伯氨喹的患者中有1名(0.1%)、893名服用低日剂量伯氨喹(每日<0.375 mg/kg)的患者中没有1名(0.3%)、1464名服用中等日剂量(每日0.375 mg/kg至每日<0.75 mg/kg),1269名患者中有6名(0.5%)接受高日剂量(≥0.75 mg/kg/天)治疗。协变量调整后的平均估计血红蛋白变化在第2-3天分别为–0.6 g/dL(95%CI–0.7至–0.5)、–0.7 g/dL、–0.6 g/d(–0.7至至–0.4)和–0.5 g/dL。在51名G6PD活性在30%至70%之间的患者中,第2-3天的调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随着G6PD活性的降低而降低;该组中接受高日剂量伯氨喹治疗的两名患者的浓度降低了25%以上,降至低于7g/dL。18项纳入研究中有17项存在较低或不明确的偏倚风险。 使用0.25–0.5 mg/kg/天的伯氨喹方案治疗G6PD活性为30%或更高的患者,以及使用0.25–1 mg/kg/天方案治疗G6帕金森活性为70%或更高患者,其溶血风险与未使用伯氨喹的患者相似,支持在这些剂量下安全使用伯氨奎因根治性治疗。
  • 《达格列嗪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9-06-19
    • 钠 -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已经显示出对肾结果的有益作用,主要是在患有已确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在DECLARE-TIMI 58心血管结局试验中使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嗪对肾脏结果的分析,其中包括患有和未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且大多数具有保留肾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 在DECLARE-TIMI 58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HbA1c 6·5-12·0%(47·5-113·1 mmol / mol),既有既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多种危险因素,肌酐清除率为每天一次将至少60mL / min随机分配(1:1)至10mg达格列嗪或安慰剂。预先指定的继发性心肾复合结果被定义为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至少40%至低于60 mL / min每1·73m2,终末期肾病(定义为透析至少90天,肾移植,或证实持续eGFR <15mL / min / 1·73 m2),或因肾或心血管原因死亡;预先指定的肾特异性复合结果是相同的,但不包括心血管原因造成的死亡。在这项肾脏分析中,我们报告了这些综合结果的组成部分的结果,这些综合结果的亚组分析以及不同时间点的eGFR变化。 DECLARE-TIMI 58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为NCT01730534。 2013年4月25日至2018年9月18日期间进行;中位随访时间为4·2年(IQR 3·9-4·4)。在随机分配的17 160名参与者中,8162名(47·6%)的eGFR至少为90 mL / min / 1·73 m2,7732(45·1%)的eGFR为60至小于90 mL / 1/73 m2 / 1265(7·4%)基线时每1·73 m2的eGFR小于60 mL / min(一名参与者缺少eGFR数据); 6974(40·6%)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 186(59·4%)有多种危险因素。如先前报道,使用达格列嗪与安慰剂相比,心肾二级复合结果显着降低(风险比[HR] 0·76,95%CI 0·67-0.87; p <0.0001);排除因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肾脏特异性结果的HR为0.53(0·43-0·66; p <0.0001)。我们发现eGFR持续下降46%至少降低40%至低于60 mL / min / 1.7 73 m2(120 [1·4%vs 221 [2·6%]; HR 0·54 [95] %CI 0·43-0·67]; p <0.0001)。达格列嗪组终末期肾病或肾死亡的风险低于安慰剂组(11 [0·1%] vs 27 [0·3%]; HR 0·41 [95%CI 0·20] -0·82]; p = 0·012)。在各种预先指定的亚组中,dapagliflozin与安慰剂均可改善心肾和肾特异性复合结果,包括由基线eGFR定义的那些(心肾结果指数= 0.97;肾特异性结果指数= 0.87)以及是否存在已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肾输出结果= 0.67;肾特异性结果指数= 0.72)。随机化后6个月,达格列嗪组的eGFR平均下降幅度大于安慰剂组。平均变化均等于2年,并且在3和4年时,dapagliflozin的eGFR平均降低与安慰剂相比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