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quine剂量与无并发症间日疟原虫疟疾患者溶血风险:一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10-12
  • Primaquine根治术用于治疗休眠的肝期寄生虫和预防复发的间日疟原虫疟疾,但因溶血问题而受到限制。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以研究不同伯氨喹方案治疗间日疟的血液学安全性。

    对于这项系统综述和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我们在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Central上搜索了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8日期间发表的流行国家无并发症间日疟原虫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我们纳入了那些积极随访至少28天的研究,如果他们包括一个治疗组,每天服用伯氨喹,持续多日,其中伯氨喹在杀精神分裂症治疗后3天内开始服用,并单独服用或与氯喹或四种青蒿素联合疗法之一(即蒿甲醚-流明三烯、青蒿琥酯-甲氟喹、青蒿酯-阿莫二喹或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服用,以及他们是否在第0天记录了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浓度。我们排除了关于预防、预防或严重疟疾患者的研究,或者从计划试验之外的医疗记录中回顾性提取数据的研究。在荟萃分析中,我们联系了符合条件的试验的研究人员,要求提供个别患者的数据,然后汇总了2021年8月23日之前提供的数据。主要结果是在第14天血红蛋白减少超过25%,浓度低于7 g/dL。对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为(1)30%或更高和(2)30%至低于70%的患者,通过混合效应线性回归评估第0天至第2-3天以及第0天和第5-7天之间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该研究已在PROSPERO、CRD42019154470和CRD42022303680注册。

    在226项已确定的研究中,18项研究的患者水平数据来自15个国家的5462名患者。1208名未服用伯氨喹的患者中有1名(0.1%)、893名服用低日剂量伯氨喹(每日<0.375 mg/kg)的患者中没有1名(0.3%)、1464名服用中等日剂量(每日0.375 mg/kg至每日<0.75 mg/kg),1269名患者中有6名(0.5%)接受高日剂量(≥0.75 mg/kg/天)治疗。协变量调整后的平均估计血红蛋白变化在第2-3天分别为–0.6 g/dL(95%CI–0.7至–0.5)、–0.7 g/dL、–0.6 g/d(–0.7至至–0.4)和–0.5 g/dL。在51名G6PD活性在30%至70%之间的患者中,第2-3天的调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随着G6PD活性的降低而降低;该组中接受高日剂量伯氨喹治疗的两名患者的浓度降低了25%以上,降至低于7g/dL。18项纳入研究中有17项存在较低或不明确的偏倚风险。

    使用0.25–0.5 mg/kg/天的伯氨喹方案治疗G6PD活性为30%或更高的患者,以及使用0.25–1 mg/kg/天方案治疗G6帕金森活性为70%或更高患者,其溶血风险与未使用伯氨喹的患者相似,支持在这些剂量下安全使用伯氨奎因根治性治疗。

相关报告
  • 《评估基于正念的心理健康促进计划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个体参与者数据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8-31
    • 基于正念的计划(MBP)被广泛用于预防精神疾病。有证据表明,平均效应是有益的,但变异性很大。我们旨在确认MBP的影响,并了解基线痛苦、性别、年龄、教育和倾向性正念是否以及如何在非临床环境中改变MBP对成年人痛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系统回顾和个体参与者数据(IPD)荟萃分析(PROSPERO CRD42020200117)。2020年12月,在数据库中搜索了满足质量阈值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将亲自、专家定义的MBP与被动对照组进行了比较。两名研究人员使用修订后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独立选择、提取和评估试验。向作者寻求合格试验的IPD。主要结果是1至6岁时的心理困扰(包括焦虑和抑郁在内的不愉快的心理或情绪体验)?项目完成后数月。如果数据缺失,则对其进行检查和估算。进行了成对、随机效应、两阶段IPD荟萃分析。效果修正分析采用研究内方法。利益相关者参与了整个研究。15项试验符合条件;13名试验者共享IPD(2371名参与者,代表8个国家。与被动对照组相比,MBP降低了1至6岁的平均痛苦?干预后数月,具有小到中等影响(标准化平均差,?0.32;95%置信区间,?0.41至?0.24;P?<?0.001;没有异质性)。结果对敏感性分析是稳健的,对其他时间点范围也是类似的。对主要结果的信心很高。我们没有发现明确的迹象表明这种影响会被预先指定的候选人所改变。以小组为基础的教师主导的MBP通常可以减少志愿社区成年人的心理痛苦。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定个人层面结果变异的来源。
  • 《利福平在成人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8-08-29
    • 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口服利福平药代动力学(PK)研究的异质性,得出标准剂量下利福平PK参数的估计值,并将这些与较高剂量下的估计值进行比较。 方法 对截至2017年5月以英语发表的利福平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了系统检索。提取了描述Cmax和AUC的数据。 Meta分析提供了标准利福平剂量的PK参数估计的概要估计。通过估算森林图的I2统计和目视检查来评估异质性。总结使用临床前药效学(PD)数据,在图形和上下文中比较标准剂量和更高剂量下的AUC估计值。 结果 PK参数的异质性在meta回归中是显而易见的。治疗持续时间对利福平PK参数的总体估计有显着影响,单剂量后Cmax为8.98 mg / L(SEM 2.19),稳态给药时为5.79 mg / L(SEM 2.14),单次和稳态给药后AUC分别为72.56 mg•h / L(SEM 2.60)和38.73mg•h / L(SEM 4.33)。需要至少25mg / kg的利福平剂量才能达到临床前研究中定义的血浆PK / PD靶标。 结论 在利福平PK参数估计中存在严重的研究间异质性。可用的修改变量无法解释这一点。建议增加利福平的推荐剂量以提高疗效。本研究为在标准剂量下深入了解利福平PK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点,并继续努力在该领域中探索更高剂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