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与和类胡萝卜素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7-05-22
  • 维生素A低水平及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于结核高发的中低收入国家。为此,来自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布朗大学沃伦阿尔珀特医学院、哈佛医学院附属布利甘和妇女医院以及马萨诸塞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估了基线维A与类胡萝卜素水平对结核发病风险的影响,其相关成果于2017年5月17日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上。

    研究在秘鲁利马肺结核患者家庭接触人员纵向队列中实施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血样为HIV阴性并在入选研究15天内罹患结核的家庭接触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针对每位研究对象选择4名未发生结核的接触人员为对照(性别与年龄均匹配),进而使用条件逻辑回归来评估研究对象维A及类胡萝卜素水平与结核发病之间关系的OR值,同时对其它的营养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进行控制。

    研究显示,在6751名基线血样为HIV阴性的家庭接触人员中,有192人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继发结核感染。通过对其中的180例可行样本及709例匹配对照样本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基线维A缺乏与结核发病风险增加10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aOR=10.53,95%可信区间为3.73–29.70,p<0.001),且这种联系是剂量依赖性的,即随着维A水平逐渐降低,结核发病风险逐步增加。

    综上所述,维A缺乏能够强烈预测结核患者家庭接触人员的结核发病风险,因而对结核高危人群补充维A不失为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 原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cid/article/doi/10.1093/cid/cix476/3837010/Impact-of-Vitamin-A-and-Carotenoids-on-the-Risk-of?rss=1;https://academic.oup.com/cid/article/doi/10.1093/cid/cix476/3837010/Impact-of-Vitamin-A-and-Carotenoids-on-the-Risk-of?rss=1
相关报告
  • 《以定量模型为基础的低维生素A的年轻成人的血浆视黄醇动力学和β-胡萝卜素研究分析》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6-10-17
    • 背景:有标签视黄醇提供了唯一的信息,这个信息有关全身维生素A的新陈代谢,在这之后出现基于模型的等离子体视黄醇动力学的室内分析。如果 β胡萝卜素是被共同执行的,它的生物效益相对于视黄醇参考剂量也是可以被评估的。 目的:目的是在有标签的管理后,应用模型等离子体视黄醇动力学去呈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的β胡萝卜素并且去决定相关的β胡萝卜素的生物效益。 方法:我们使用的是模仿,分析和模型软件去分析以前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在土壤中1 mg [13C10]视黄醇乙酸酯和2 mg [13C10]β胡萝卜素在30个健康的年轻欧洲血统的成年人[13 men, 17 women; mean ± SD age: 24.5 ± 4.2 y; mean ± SD body weight: 65.2 ± 10 kg; mean ± SD body mass index (in kg/m2): 22.5 ± 1.9]伴随有适量的维生素A涉入14天后的等离子体和视黄醇动力学。 结果:一个6个组分的模型提供一个最适合的数据,包括最初的维生素A代谢,等离子体视黄醇和没有血管的维生素A的存储的分离。处理的速率是6.7 ± 3.1 μmol/d,部分分解率6.0% ± 2.3%/d,维生素A存储123 ± 71 μmol。有关的β胡萝卜素生物效益,基于区域的比例根据WinSAAM剂量曲线的分数计算,平均为13.5%±6.02%(视黄醇活动当量= 7.7:1.0μg)。个体间的变化相对β胡萝卜素生物效益高 (CV: 44%)。 结论:在这些年轻成人中维生素A动力学被必要的相同模型进行了最好的描述,这些模型以前已经被发展通过使用比较老的成年人有比较高维生素A存储的数据;但不同的阐述值体现不同的维生素A状态。通过图解法得出的结论,不同于以前报道的评估,评价β胡萝卜素生物效益是相对低的。
  • 《冈比亚成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结核病进展风险之间的关系》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3-08
    • 维生素D是辅助宿主抵抗结核病的一种关键免疫调节剂。为此,来自冈比亚医学研究理事会单位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冈比亚成年结核指示病例治疗前后及其家庭接触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3月3日发表在Tuberculosis上。 研究对成年结核指示病例及其家庭接触人群的血清进行了分析,用于测定其中25-羟维生素D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的浓度;采用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来判定家庭接触人群的结核杆菌感染程度。此外,研究还对后来进展及未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家庭接触人群分别进行了评估,用于明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结核病进展风险的影响作用。 研究一共对33名结核指示病例、46名TST阳性及52名TST阴性家庭接触者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有受试者25-羟维生素D普遍不足,其中结核指示病例血清25-羟维生素D及VDBP的中位水平要显著高于TST阳性及阴性受试家庭接触人群(p<0.0001),且在治疗后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VDBP水平显著降低(p<0.0001)。此外,在受试人群中结核进展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结核非进展者[进展者的中值(IQR)为25.0(20.8-29.2)ng/ml,非进展者的中值(IQR)为20.3(16.3-24.6)ng/ml)。 总而言之,在冈比亚(一个赤道之国),结核进展人群及活动性结核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要高于结核潜伏感染及未感染人群。可将这一结论与非赤道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