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焦土战延烧 中油宣布气价双降 天然气创3年半最大降幅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10-12
  •        陆美贸易焦土战白热,中油今(1)日宣布,自2日凌晨零时起,9月份桶装瓦斯每公斤各调降0.9元,天然气价格每度调降5.06%、0.59元,更创下2016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中油发言人方振仁表示,美国大量生产页岩油及页岩气,加上陆美贸易战持续延烧,衝击全球景气,以致天然气价格走弱,依气价公式计算,9月天然气价格每度调降5.06%,超过中油自行决定范围,经报经济部同意,每度调降0.59元,以家庭用户每月平均用量约30至45度计算,每月减少开支约17.70至26.55元。至于,液化石油气价格依《台湾中油液化石油气价格每月检讨调整机制》办理,随国际价格变动有涨有跌。因进入液化石油气需求淡季,9月国际液化石油气合约价 CP较上月下跌,依照调价机制计算调降液化石油气每公斤0.9元,亦即20公斤装瓦斯每桶可调降18元,以一般家庭月用2桶计,月省36元。 

相关报告
  • 《IEA:供应灵活性是全球天然气贸易发展和供应安全的关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5
    • 10月22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18年天然气安全审查》报告 ,指出全球天然气市场正被以中国为首的新兴液化天然气(LNG)买家和美国产量及出口量增长重塑,这一转变带来了安全方面的挑战。报告对当前天然气市场的安全问题和教训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供应灵活性仍然是确保全球天然气贸易发展和安全的关键先决条件,特别关注短期LNG产能及运输船的可用性。报告要点如下: (1)去年冬天的天然气短缺事件经验和教训 去年冬天中国天然气需求猛增导致供应短缺(图1),促使政府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从2018年初开始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投资决策以加强供应安全,包括几份新供应合同的签署和正在进行的天然气供应谈判,以及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再气化终端和地下储存设施等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发布了几项新的政策指导方针,用于天然气中期目标和优先部署,以“赢得蓝天之战”。 图1 2016年1月-2018年7月中国天然气需求量的变化态势(单位:十亿立方米) 同样在去年冬天,欧洲发生了几起寒流和计划外的供应减少,但供应灵活性使托运方能够提供替代供应来源或使用替代路线,终端用户没有受到影响。一些欧盟成员国使用了欧盟天然气供应安全监管于2017年更新实施的危机管理措施。这体现了欧洲天然气综合系统的弹性,突出了实施协调政策的重要性、天然气网络整合的作用以及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2)合约灵活性使实现LNG中游贸易成为可能 LNG灵活性不断向全球市场发展,近期趋势是目的地灵活的新项目长期合同份额越来越大,提高了中游灵活性。近期LNG项目的长期买家将其采购的LNG转售给第三方,并开发二级市场供应给小型买家和新买家。2017年签订的定期合同显示成交量较小的短期合同增长强劲,固定目的地的短期合同数量也有所反弹。这一变化表明了二级市场的发展,二级市场卖家通过灵活的长期资源组合中获得供应量以满足新买家的短期、小批量需求。这种一级/二级LNG市场发展和现有的传统背靠背合同一起,通过目的地灵活的长期合同得以实现,这些合同为组合投资者的采购提供了支柱。 (3)LNG市场发生变化,但传统合约在中期内仍将存在 尽管灵活的LNG合同时间更短,而且目的地更加灵活,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固定目的地合同。现有的灵活合同将占2021年以后合同数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当前无合约的LNG数量是未来五年的两倍多(表1)。由于美国LNG的发展,天然气指数越来越普遍用于新合约。然而,石油指数仍是决定出口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进口甚至更为重要,尤其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原油市场收紧的风险和LNG供应的季节性紧张为LNG定价增加了压力。石油指数将继续影响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发展。 表1 2014之前,2015-2017年间天然气签订合同变化情况 (4)LNG的及时性是应对突增短期供应需求的关键 由于LNG在满足成熟和新兴天然气市场供应需求和进口国数量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过去十年间,LNG应对突发的新增供应需求的及时性和准备情况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主要依靠LNG来提供产量和灵活性的国家或地区。虽然全球和灵活LNG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天然气供应安全,但LNG运输或更改目的地花费的时间限制了其有效应对计划外供应。因此,应将现货和灵活的LNG视为缓解供应短缺工具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中游供应网络集成/管线包装能力和存储容量,以及下游电力部门的燃料转换能力和需求响应措施。已有部分天然气市场具备上述大部分能力,但新兴天然气市场仍处于天然气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的早期开发阶段,这些市场在关注上游供应安全的同时,应注意下游能力的发展,并实施相关法规促进国内灵活市场的创建。 (5)LNG市场转变影响航运需求,可能导致市场紧张 由于对灵活供应和短期合同需求不断增加,LNG运输船队正受到LNG市场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挑战了传统的LNG运输业务模式,预计中期船队发展、可用性及对航运价格水平和波动性的潜在影响将更加不确定。液化项目发展浪潮从2010年代前五年的投资决策开始,使新船交付能力迅速提升,在2018年达到高峰后下降(图2)。LNG运输船队没有进一步增长,在数量和交付灵活性方面都对未来的贸易发展构成了限制。缺乏对LNG运输船队的投资可能对市场发展和供应安全构成威胁,将比LNG液化能力不足的情况更早出现。 图2 2013-2023年LNG运输船增加数量和利用率变化态势(2018年以后为预测值)
  • 《中企暂停部分天然气合同!印度对美天然气进口增67%》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4-01
    • 由于受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近两个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后以“不可抗力条款”取消了与海外液化天然气供应商的合同,加之巧遇亚洲暖冬持续,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主要的海外天然气供应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能源出口商处境更为严峻。于是乎,印度再次登台上场了。 3家中企暂停合同,美澳天然气出口面临难题自2月初,中海油以“不可抗力条款”暂停与至少三家供应商的液化天然气采购合同之后;进入3月,中石油也宣布将按比例削减各大供应商天然气供应量,暂停接收海外天然气供货,此外,另一家能源巨头中石化也采取了行动,临时取消天然气购买合同。可见,特殊时期,我国“三桶油”天然气进口需求有所放缓,但这对澳大利亚和美国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据咨询公司Energy Quest数据显示,2019财年中国46%的液化天然气来自澳洲,其中澳企APLNG合资企业和壳牌的QCLNG工厂一直都是中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供应商。正是凭借着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优势地位,澳大利亚天然气价格曾多次任性上涨。然而,随着中国买家陆续取消订单,澳大利亚天然气将面临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的风险。 另外,得益于页岩气的大开发,2019年美国天然气出口同比暴涨60%,天然气净出口量平均为52亿立方英尺/天,去年之内上线的四辆液化天然气列车再一次宣告了该国202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野心。此前国际能源署表示,美国要想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关键之点在于中国市场;但由于不可抗力因素,美国大规模能源出口计划只能暂缓。目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5.2%,而原油则为72.45%。不过,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油气勘探上积极布局。据界面新闻报道,2019年中石油油气风险勘探投资增长4倍,发现并形成10亿吨级庆城大油田、四川页岩气和塔里木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而去年中海油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40%,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执行率达到95%以上等等。 与美国达成合作后,印度天然气进口激增67.7%!由于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需求下降,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供应过剩,国际能源价格正位于历史新低,但对于印度来说,能源价格低迷可能是一件好事。IHS Markit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指出,在2018-2019财年,印度超过80%的能源消费来自进口;而低迷的能源价格可以降低印度的通胀率,降低进口成本,从而有助于缩小印度的贸易和经常账户赤字。有鉴于此,印度也采取了行动,根据PPAC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份,印度进口了34.5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同比增长了67.7%。另外,PPAC指出,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印度累计LNG进口量达到308.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6.9%,进口总成本达到88亿美元,低于同期的95亿美元。 需要一提的是,2月25日印度与美国达成共识,决定向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达成一笔交易,进口更多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但是由于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成本较高,其液化天然气价格也一直比其他能源出口国昂贵,据了解,美国1MMBtu的天然气售价8美元才能保证盈利。有声音指出,在中国市场需求不振之际,不排除后续印度将为美国过剩的昂贵的天然气买单。如此一折合,当前印度从国际能源低价中获得的任何好处恐怕都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