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国科技云:中国科学院在全社会吸收先进技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7
  • 在国内信息技术领域领先且“大而全”的中国科学院也要从院外企业吸收先进技术了。

    6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网络信息中心)与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集团、紫光云数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宣布共同成立“中国科技云技术发展研究院”,加速推进中国科技云的技术发展和突破。

    中国科技云是今年4月12日上线的国内第一个科技云。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将打造中国科技云作为提升我国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中国科技云的功能就是把科学家要在各个网站上寻找的数据和计算工具整合在一个网站上,分门别类地提供给科学家,供科学家按需使用。

    在中国,中国科学院是科研国家队,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应用研究,还有联想、曙光等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集团。背靠着这样强大的资源,网络信息中心为什么还要到院外寻求技术合作?

    据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科学院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把该技术转化成用户需求上、在推向市场上有的地方还不如院外企业成熟。“我们愿意把最新的成熟的应用成果用在中国科技云的发展建设中。”

    而新华三集团与紫光云数公司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及IT运营方面居于业界领先地位,他们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成熟的应用成果将有助于网络信息中心把中国科技云建设得更加先进成熟。

    一次签约,显示出中国科学院摆出了更加开放的姿态。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6/07/content_678490.s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向投资人路演展示双创成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8
    • 27日上午,在深圳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示交易中心,宁波富理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品质管理总监高涛走上讲台,向来宾们介绍公司研发的锂电池材料——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这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团队的研究成果。它在新一代动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上有重大突破。两年前,刘兆平率领一部分人走上了创业的征程。“公司去年已建成年产百吨级中试生产线,今年拟融资建设全球首条年产千吨级示范生产线,力争2020年达到万吨级生产规模。”高涛说,公司目前拥有宁波材料所出资入股的发明专利15项,获普通许可发明专利5项,自行申请发明专利14项。 在高涛介绍了公司所需资金和项目计划之后,在场的嘉宾就项目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与高涛现场交流。 这是中国科学院举行的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双创项目路演活动。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说,以前,对科技成果常常是找几个专家验收,结论常常是冠以国际先进水平、世界一流等评价。现在我们从社会上找了一些投资人、企业家来看看我们的成果,让他们来评判,看看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加路演活动的许多嘉宾都是投资人或企业家,像华润资本首席投资官、国投创业董事总经理、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正轩投资总经理、德稻集团副总裁等,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路演活动,并且对展示的中国科学院的成果“评头品足,挑肥拣瘦”。 老话讲,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农耕时代的真理。在当今这个商品经济无孔不入的背景下,再好的酒也得推到巷子口甚至是集市上吆喝着卖了。27日的路演活动表明,中国科学院已将自己的优秀成果推到了深圳这个“集市”上,并且还是可劲的叫卖。 作为科研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每年产生大量的技术专利。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主任隋雪青说,中国科学院一年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6万件,现存专利量已有47349件。“我们现在是极力地向社会推介自己的成果。截至今年4月,我们已在国内16个城市举行了20场现场对接会,信息覆盖上万家企业。江苏省、山东省对购买中国科学院专利分别出台了财政资金扶植政策,浙江省最高补助200万元,山东省后补助最高为500万元。” 这次参与STS双创项目路演活动的共有14个项目,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化、医疗大健康等多个领域,包括心脑智能监护可穿戴装备产业化开发、心脑血管疾病磁导航设备研制、肿瘤临床精准用药技术、远距离步态识别、神探视频搜索、高比能量锂硫电池、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可以说,这些项目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能力提供了窗口。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中国科学院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之一。据中国科学院科发局局长严庆透露,2017年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4269亿元,新增利税514亿元;中国科学院院所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30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8万个。 创新、增收、增税、增就业岗位。中国科学院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着创新驱动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 《白春礼调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04
    •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调研时强调,先进院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早日做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白春礼一行参观了劳特伯核磁共振、超声神经调控仪器、高密度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健康大数据、脑科学以及合成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和中科创客学院,考察相关科研成果、平台建设和产业化推进情况。 座谈会上,白春礼听取了先进院发展情况介绍,并详细了解了先进院生物医学工程、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基础设施、先进电子材料、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人机智能系统等的前瞻布局和研究进展。 白春礼对先进院的发展表示肯定,他说,先进院在建院十一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离不开研究院对“一三五”规划的紧抓落实,也离不开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关心帮助。 他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到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到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张江、合肥、怀柔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白春礼强调,国家发展布局,按照“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与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标十九大精神,先进院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内各院所的交流合作,围绕“一三五”布局和 “十三五”大科学计划,将优势力量合成“一盘棋”,实现“1+1>2”的效果;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机遇,依托深圳市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和政策,进一步以人为本,做好引人、用人、留人的工作;要依托已形成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凝练发展目标、进一步创新思想,着力突破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力争原始创新,早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当天,白春礼一行还出席了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成立仪式、“国际基因组边写计划·中国”启动仪式,及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并将于4日出席太赫兹国际会议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科技促进发展局、科学传播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广州分院及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参与调研及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