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调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04
  •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调研时强调,先进院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早日做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白春礼一行参观了劳特伯核磁共振、超声神经调控仪器、高密度电子封装材料与器件,健康大数据、脑科学以及合成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和中科创客学院,考察相关科研成果、平台建设和产业化推进情况。

    座谈会上,白春礼听取了先进院发展情况介绍,并详细了解了先进院生物医学工程、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基础设施、先进电子材料、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人机智能系统等的前瞻布局和研究进展。

    白春礼对先进院的发展表示肯定,他说,先进院在建院十一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离不开研究院对“一三五”规划的紧抓落实,也离不开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关心帮助。

    他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到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到2030年左右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张江、合肥、怀柔建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白春礼强调,国家发展布局,按照“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与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标十九大精神,先进院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内各院所的交流合作,围绕“一三五”布局和 “十三五”大科学计划,将优势力量合成“一盘棋”,实现“1+1>2”的效果;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机遇,依托深圳市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氛围和政策,进一步以人为本,做好引人、用人、留人的工作;要依托已形成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凝练发展目标、进一步创新思想,着力突破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力争原始创新,早日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当天,白春礼一行还出席了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成立仪式、“国际基因组边写计划·中国”启动仪式,及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并将于4日出席太赫兹国际会议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科技促进发展局、科学传播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广州分院及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参与调研及座谈。

相关报告
  • 《白春礼、沈晓明调研中国科学院深海所,双方将全面深化合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4-26
    • 4月19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沈晓明一行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进行工作调研。      白春礼、沈晓明一行先后考察了深海所生活园区、工程实验室、超高压大型模拟试验装置缠绕加工厂房、极端环境模拟实验室,并现场体验了马里亚纳海沟VR虚拟现实展示。     在座谈会上,深海所所长丁抗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着重讲述了自2016年筹建验收以来,深海所在深海技术装备建设、深渊科考、国家深海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科研以及协同攻关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建立45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和全海深载人潜器支持平台,积极稳妥推进相关未来重点工作。参会领导分别围绕加强统筹和整合、争取支持深海科研重大装备落户海南、共同促进海南省深海科技产业发展、党建文化促进深海科技创新等重要工作事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沈晓明在讲话中对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绩表示祝贺,对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给予海南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中国科学院与海南省深入开展合作充满期待。他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将会在深海科技装备研发用地、用海、经费、政策以及人才引进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支持双方合作。      白春礼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向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对于中国科学院在海南的科技创新工作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科学院、海南省共同推进海南海洋科技创新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中国科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建设海南海洋科技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人才和平台优势,不断强化明确的科研目标牵引,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他进一步强调,中国科学院机关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和研究所将围绕院省重点合作事项,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基础,统筹考虑、认真研究、强化组织攻关,在海洋科学前沿研究、深海工程、产业化发展方面力争早日产出一大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为海南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三亚期间,白春礼还实地调研了拟建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考基地,并带队拜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在深海科考基地,白春礼就科研码头建设有关情况听取了三亚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白春礼一行就加强双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推进科研骨干人才绿色医疗通道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与医院领导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海南省副省长王路,省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史贻云,省政府秘书长陆志远,三亚市委书记严朝君、市长吴岩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科学传播局、广州分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揭示离子交联型水凝胶可控三维形变机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1-22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杜学敏副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一种离子交联型水凝胶,首次报道了通过生物兼容性离子(Na /Ca2 )触发水凝胶可控三维形变,并揭示了其内外反转三维可逆形变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以论文“Inside-Out 3D Reversible Ion-Triggered Shape-Morphing Hydrogels”(离子触发内外反转三维可逆形变水凝胶)在Science合作期刊Research上在线发表(Research, 2019, DOI: 10.1155/2019/6398296)。 【成果简介】 近年来,仿生可控三维形变材料在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等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但传统材料要么欠缺可控形变能力,要么刺激调控手段面临安全性挑战,由此极大限制了传统生物材料医学应用。如何成功实现传统生物材料的可控三维形变,及采用生物相容性手段调控形变,仍是材料生物学应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该挑战,杜学敏研究团队基于前期在材料可控形变设计经验(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 1702231;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2017, 2, 1700120;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28, 1801027),创新性地仿生自然中触之形变植物的构造原理,通过表面定向排列微阵列结构与自上而下的梯度交联设计结合,成功实现钙离子交联的海藻酸钠水凝胶可控三维形变。将所得螺旋形水凝胶置于0.1 M NaCl溶液中,发现三维螺旋形会逐渐变形为二维平面结构,最终结构进一步反转形成微通道朝外的反向三维螺旋结构。当反转形变后的三维螺旋结构重新浸泡在0.1 M CaCl2溶液中时,样品会恢复到微通道朝内的初始三维螺旋结构。非常有意思的是,将三维形变水凝胶置于Na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中Na /Ca2 浓度比例,还可成功“冻结”海藻酸钠水凝胶三维动态形变过程中的瞬态形状。而且,通过耦合多种不同取向微阵列结构,成功实现了类似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及自然界中各种复杂花的三维形状,还成功模拟了仿生花在离子溶液中动态绽放与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