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制!2艘风电运维母船启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23
  • 9月19日,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臻100”“至诚60”在振华启东海工码头启航,开赴长三角区域开启风电运维之旅。

    “至臻100”总长93.4米,型宽18米,型深7.6米,设计服务航速12.3节;“至诚60”总长72.76米,型宽17.5米,型深7米,设计服务航速12节;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具有甲板空间面积大、操作性能优异的特点,采用柴电电力推进和直流母排配电系统,取得CCS混合动力和绿色船舶入级附加标志。“至诚60”配备了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具有波浪补偿功能的可伸缩栈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海洋工程核心装备国产化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两艘船舶均可实现在严苛海况下,设备、维修备件的高效运输和存储、人员转运以及风电场维护作业,其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远高于常规运维船,可大幅提高风电场运维窗口期。两艘船舶投运后将在国内风电场进行海上风电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测工作,致力于清洁能源及再生能源产业。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9005.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启航 日澳氢能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31
    • 12月24日,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正式启航,目标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氢,供日本神户码头液氢发电站使用。该艘液氢运输船的启航,标志着日本与澳大利亚在氢能领域的协同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该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正式启航,目标是将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日本,以满足日本当地的氢能需求,是世界上首次将氢气液化并远距离输送的商业化项目之一。 该运输船的正式启航标志着亚太氢能源供应链(HESC)试点项目实现里程碑的一步,也意味着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氢能领域的协同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2月24日,“SUISO FRONTIER”号离开位于日本神户机场人工岛的专用货物处理基地,起航前往澳大利亚装载其首批氢气货物,预计将于2月下旬返回日本神户。 HESC试点项目 HESC试点项目由包括川崎重工、J-Power、岩谷公司、丸红公司、住友公司和AGL在内的顶级能源和基础设施公司组成的合作体开发,项目得到了维多利亚,英联邦和日本政府的支持。总耗资约5亿澳元(3.53亿美元),目标是将在澳大利亚生产的氢气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日本,以满足日本当地的氢能需求。 “SUISO FRONTIER”号全长116米,宽19米,约8000总吨,定员25人,由川崎重工神户工厂建造。船上搭载了川崎重工播磨工厂制造的氢气储罐,该储罐长25米、高16米,形状为椭圆形,能够储存1250立方米的液化氢。 “SUISO FRONTIER”号已经在12月初入级日本船级社,日本船级社对“SUISO FRONTIER”号的船体结构、机械、船载设备、材料等进行了规定的检查,并于12月3日登记注册,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标准。 按照HESC试点项目计划,“SUISO FRONTIER”号将进行世界首次从澳大利亚到日本神户之间约9000公里液化氢运输试验。从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的褐煤中提取氢气,将提取的氢气运往100公里外的墨尔本郊区黑斯廷斯,经冷却液化后,装上Suiso Frontier号,经过9000公里约16天的海上运输,到达日本兵库县神户港液化氢卸货站卸下液氢,供神户码头液氢发电站使用。 2021年1月,川崎重工在神户机场岛建成界首个液化氢装卸基地“Hytouch神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液化氢接收终端,用于从陆地上接收经由液化氢船运输而来的液化氢。“Hytouch神户”设有存储零下253摄氏度极低温液化氢的储氢罐,以及将液化氢从船上转移到陆地的设备等。 国际氢能合作典范 HESC试点项目是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结合自身特点,协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典型合作范例。该项目促进了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氢储运技术的交流和突破,带动了两国氢能产业的高效发展。 2020年11月25日,日本政府发布“绿色成长战略”,目标到2030年将日本的年度氢需求从现在的2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到2050年提高到2000万吨。通过增加供给量,目标到2030年将氢能供给成本降至30日元/Nm3,到2050年,将氢能供给成本降低至20日元/Nm3,实现氢气发电成本低于天然气火电成本。 澳大利亚拥有氢能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清洁氢能供应领域。自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先后与日本、韩国开展氢能供应示范项目,并发布氢能发展路线图。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发布国家氢能战略,确定了15大发展目标,57项具体行动,意在将澳大利亚打造为亚洲三大氢能出口基地,同时在氢安全、氢经济以及氢认证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在澳大利亚国家氢能战略中,HESC试点项目被确定为关键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有潜力为澳大利亚创造20亿澳元的出口,并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氢气生产的领导者。此外,HESC将在整个试点期间在澳大利亚Latrobe谷和Hastings地区创造400个工作机会,进入商业化阶段后,预计将提供上万个工作机会。
  • 《中国海装2艘海上风电运维船齐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投建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风电运维船在广州番禺正式开工建造。 此次开建的两艘运维船为全铝合金双体高速船,总长26.60米、总宽9.50米、型深3.60米、吃水1.7米,最大装载38吨,设计航速24节,可抗浪高4米,具备在2.5米浪高下安全顶靠风机桩柱的能力,可搭乘12名运维人员和6名船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防腐性、耐波性、舒适性和可达性,可广泛应用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各类海域海况。 近两年,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中国海装矢志向海图强,不仅成功研制了创造世界记录的H260-18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发出平价海上第一度电的H23X平台机组等重磅产品,还在2022年取得了海上新增装机104.1万千瓦,市场占比20.2%的好成绩。 但随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中国海装对专业运维船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海装要为近20个海上风电项目和近700台海上风电机组提供运维服务,为了保证未来能够快速、高效、安全地满足海上运维需要,中国海装于2023年2月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签订了2艘海上风电专业运维船建造合同,这是继“海装风电001”后,中国海装与英辉南方的第二次合作。 作为国内第一艘30米级专业风电运维船,“海装风电001”号于2021年末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航行验证,该船平均航速达25.9节,与同尺度同类型船舶相比,在同等高航速状态下,每小时可节省燃油160余升,表现出优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了“海装风电001”优良性能的加持,中国海装海上运维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运维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机组可利用率和业主发电收益得到充分保障。 此次开工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运维船在“海装风电001”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优化升级。 续航能力更强,调整了上层建筑布局,加大了燃油及淡水舱容量,可有效提升船舶续航能力,续航里程由550海里提升至750海里,提升幅度达36%。 适用范围更广,考虑到北方海域冬季寒冷,为满足寒冷工况下的作业需求,运维船管路加设了热伴系统,可避免船舶在北方冬季使用期间管系爆裂等问题发生,能够全方位满足多季节、多场景、多海域下的运维需求。 抗浪等级更高,在船底区域增设了压载水舱,可显著提升船舶抗风浪能力,增强船舶稳定性,让船舶在恶劣海况中也能平稳航行,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性和舒适度。 按计划,2艘运维船将于2024年4月交付,届时,中国海装“运维家族”将进一步扩充,能够为海上风电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专业化的运维服务,也将有力提升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