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装2艘海上风电运维船齐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5月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投建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风电运维船在广州番禺正式开工建造。

    此次开建的两艘运维船为全铝合金双体高速船,总长26.60米、总宽9.50米、型深3.60米、吃水1.7米,最大装载38吨,设计航速24节,可抗浪高4米,具备在2.5米浪高下安全顶靠风机桩柱的能力,可搭乘12名运维人员和6名船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防腐性、耐波性、舒适性和可达性,可广泛应用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各类海域海况。

    近两年,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中国海装矢志向海图强,不仅成功研制了创造世界记录的H260-18MW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发出平价海上第一度电的H23X平台机组等重磅产品,还在2022年取得了海上新增装机104.1万千瓦,市场占比20.2%的好成绩。

    但随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中国海装对专业运维船舶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中国海装要为近20个海上风电项目和近700台海上风电机组提供运维服务,为了保证未来能够快速、高效、安全地满足海上运维需要,中国海装于2023年2月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签订了2艘海上风电专业运维船建造合同,这是继“海装风电001”后,中国海装与英辉南方的第二次合作。

    作为国内第一艘30米级专业风电运维船,“海装风电001”号于2021年末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航行验证,该船平均航速达25.9节,与同尺度同类型船舶相比,在同等高航速状态下,每小时可节省燃油160余升,表现出优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了“海装风电001”优良性能的加持,中国海装海上运维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运维成本得以有效降低,机组可利用率和业主发电收益得到充分保障。

    此次开工的“海装风电002”和“海装风电003”号专业运维船在“海装风电001”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优化升级。

    续航能力更强,调整了上层建筑布局,加大了燃油及淡水舱容量,可有效提升船舶续航能力,续航里程由550海里提升至750海里,提升幅度达36%。

    适用范围更广,考虑到北方海域冬季寒冷,为满足寒冷工况下的作业需求,运维船管路加设了热伴系统,可避免船舶在北方冬季使用期间管系爆裂等问题发生,能够全方位满足多季节、多场景、多海域下的运维需求。

    抗浪等级更高,在船底区域增设了压载水舱,可显著提升船舶抗风浪能力,增强船舶稳定性,让船舶在恶劣海况中也能平稳航行,进一步提高船舶安全性和舒适度。

    按计划,2艘运维船将于2024年4月交付,届时,中国海装“运维家族”将进一步扩充,能够为海上风电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专业化的运维服务,也将有力提升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海上风电事业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31530.shtml
相关报告
  • 《海上风电推动造船热》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31
    • 海上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将大幅带动全球海上风电专业船舶产业。在业界看来,海上风电行业的繁荣已经成为海上工程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力,海上风电专业船舶领域预计将迎来更多参与者。   近日,船运行业研究机构克拉克森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海上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将大幅带动全球海上风电专业船舶产业。2022年,全球海上风电专业船舶领域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预计到2030年,全球更是将有260亿美元投入到与海上风电相关的造船领域。在业界看来,海上风电行业的繁荣已经成为海上工程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力,海上风电专业船舶领域预计将迎来更多参与者。 多类船舶需求都将提升 据克拉克森发布的研究数据,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数量将在当前基础上增长160%以上,快速的行业发展将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到海上风电专业船舶领域。尤其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海上风电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海上风机安装船和运维船舶需求将更为突出。其中,中国市场将主导全球海上风电船舶市场,同时也将是船舶领域新增投资最为火热的市场。 克拉克森研究董事总经理史蒂文·戈登表示,欧洲西北部区域也将是海上风机安装船的主要需求地区,从现在起到2030年期间,该区域至少需要安装7000座海上风机,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安装船舶需求。另外,美国海上风机安装船需求同样值得关注。 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同样发布数据称,在亚洲、东欧和北美地区,海上风电行业需要至少200艘海上风电专业船舶,种类包括海上风机安装船、海缆铺设船、海上风电场运维船只,以及海上运维人员运输船。尤其是海上风电场运维人员运输船,所需数量至少有120艘。该机构指出,如果新造船只不够,将无法完成目前各国制定的海上风电装机目标。 产业繁荣吸引更多入局者 克拉克森的预测显示,在2022年到2028年期间,全球新增的海上风电船舶投资中,将约有210亿美元将用于建设海上风机安装船,同时需要50亿美元用于打造约90艘专业运维船舶。目前,全球在运的海上风机安装船为78艘,同时有32艘运维船。为满足行业需求,2022年,全球对海上风机安装船和专业运维船的投资已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共有25艘海上风机安装船宣布开建,总投资规模达到41亿美元;另有24艘海上风电场运维船投建,同样刷新历史纪录。 针对海上风电相关专业船舶的投资主要来自于各大船东,除了传统海上风电船舶制造商外,更有新的企业选择入局。据了解,跨国船舶生产商Eneti就已经拥有5艘在役海上风电专业船舶,同时,旗下子公司Seajacks也新增了两艘相关船舶订单。去年3月,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宣布与能源公司Equinor合作,计划投建首艘海上风机安装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竞争愈加充分的情况下,中国多家风电整机制造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开始与造船企业进行合作,加入了造船行列。截至2022年底,电气风电、中国海装等整机制造商纷纷开始与造船企业合作,建设适配最新海上风机的专业船舶。 行业研究机构国联证券在其报告中指出,专业运维船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效率低、停机成本高、恶劣海况适应性差等问题。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运维能力成为海上风电场性价比的决定因素之一,专业运维船舶也成为深远海风电场运维的最佳解决方案。 产业链协同合作成关键 克拉克森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730座海上风电场,在役海上风机总量将超过3万台;到2050年,海上风电在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7%至9%,远高于目前的0.4%。不过,与此同时,未来十年内全球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大多将达到百万千瓦级,应用的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功率也大多在15兆瓦及以上,可适应大兆瓦风机的海上风机安装船可能存在供应短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协同合作成为关键。 过去十年里,全球范围内主流的新增海上风机单机容量从3兆瓦提升至10兆瓦以上,但仅有很少部分海上风机安装船可用于吊装10兆瓦以上机组。截至2022年底,尚没有海上风机安装船可适配于14兆瓦及以上风机。市场研究机构睿咨得能源曾预测称,目前在建及规划的海上风机安装船预计到2024年前后将投入市场,在此之前大兆瓦海上风机的安装可能面临无船可用的局面。 为确保海上风电场建设顺利推进,欧洲风能协会表示,海上风电专业船舶的发展需要大量新增投资,各国政府应创造一个投资友好的营商环境,为投资者以及船舶公司提供清晰的招标流程、建立明确的国家支持政策,确保海上风电装机按照预期发展。同时,各国政府应尽可能避免“负补贴”招标,避免为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商增加额外的成本。
  • 《“海电运维701”多功能运维母船举行开工仪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2
    • 2023年5月17日,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功能运维母船“海电运维701”举行开工仪式。 本船是一艘全钢质、双底双壳、长首楼、中部设风电运维设备、尾部设布缆作业甲板、主船体内设电动缆盘的多功能运维母船,针对国内海上风场在恶劣海况下施工维护难、作业窗口期短而研发的新型装备,具备海缆抢修、风场内区间缆铺设、风场守护等多项功能,能够在恶劣海况下实现定点定向作业、灵活穿梭和物品定点转移等多项目标。本船具备自航能力,满足无限航区要求,采用综合电力驱动,配备全回转和隧道式推进器,设有四点锚泊定位系统,具备DP-2动力定位能力,拥有优良的续航力和操纵能力、长时间的自持力、定点定向作业能力,具备长时间离岸作业能力。本船配员60人,入中国船级社,满足附加标志SPS的要求。 在全球绿色发展大浪潮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不论是在风电项目建设初期或后期运维,多功能运维母船都能以高安全、高效率、高收益、低成本的运维服务极大地满足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本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海电运维立体式装备打造战略已搭建完成,助推我国海上风电运维产业,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构建我国海上风电高效运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