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生物发生对于细胞功能和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叶绿体作为植物中的独特细胞器,其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叶绿体被膜转运通道以及类囊体膜转运通道,但叶绿体蛋白在跨过叶绿体被膜后是如何穿过拥挤的基质空间,并精确的靶定到特异性的类囊体膜受体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此外,相分离作为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其对植物生理活动的调控也并不明晰。
为探究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发现了位于叶绿体基质的关键性蛋白转运分选因子STT1与STT2,揭示了其介导的分选、靶定机制。STT1与STT2形成寡聚体复合物特异的识别底物信号肽从而结合、分选底物,之后STT复合物与类囊体膜受体复合物Hcf106结合完成其靶定运输过程。阻碍STT-Hcf106结合会阻断Tat底物的运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物致死。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相分离参与调控底物的分选、靶定机制:底物结合激活STT复合物进一步的组装相分离形成浓缩的液滴,STT-底物相分离液滴协助底物穿过叶绿体基质从而靶定到类囊体膜,而Hcf106能够抑制STT的相分离从而释放底物,完成底物的正确运输与装配。同时该研究通过分析细菌、酵母、高等植物与动物的分选因子,发现相分离可能是驱动蛋白分选运输的普遍机制。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相分离(形成液滴)调控叶绿体蛋白的运输,从而调控叶绿体的生物发生,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强调了相分离调控蛋白运输是在所有物种都存在的普遍机制,同时也开拓了相分离与蛋白运输的研究领域,为研究细胞是如何精确调控其各种生理活动拓展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12日发表于Cell上。
陈方 摘编自http://www.ibcas.ac.cn/keyanjinzhan/202003/t20200313_5515410.html
原文标题:植物所科研人员发现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