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吃海藻的螃蟹可以拯救珊瑚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12-23
  • 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污染、疾病等多种原因,珊瑚礁数量正急剧下降。同时,珊瑚礁被大面积的海藻取代。但是,研究人员在12月10日的《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报道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原生螃蟹可以帮助对抗海藻并恢复珊瑚礁。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性的方式,增加了佛罗里达礁岛上珊瑚礁上的大型天然草食蟹的数量,导致海藻覆盖率迅速下降,并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出现小型珊瑚和鱼类返回这些珊瑚礁的现象,这为恢复珊瑚礁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研究人员表示夜间活动的加勒比海帝王蟹对珊瑚礁动态的作用被低估。这种螃蟹吃的海藻数量惊人,可与加勒比海所有其他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相媲美,他们还吃其他物种不吃的海藻。唯一的问题是加勒比海帝王蟹的数量不足以控制海藻。但是,研究人员想知道,是否有可能增加帝王蟹的数量呢?螃蟹能恢复珊瑚礁的平衡吗?
    研究人员于2014-2015年首次在12个孤立的珊瑚礁区域内进行了测试,将珊瑚礁分为三类:未进行任何操作的对照组珊瑚礁、放有螃蟹的珊瑚礁以及潜水员在擦洗珊瑚礁以除去海藻和藻类之后再添加螃蟹的珊瑚礁。开始时,85%的珊瑚礁被海藻覆盖,而且一年时间内海藻覆盖率并没有发生改变。螃蟹的添加使海藻数量降低,使其覆盖率不到50%。并且,在先对珊瑚礁进行擦洗处理的组中,海藻的覆盖率下降了约80%。单独擦洗珊瑚礁也会减少海藻的覆盖,但是除非引入螃蟹,否则效果只是短期的。重复实验显示出同样令人意外的结果。单独的螃蟹使海藻覆盖率降低了约50%。通过首先擦洗珊瑚礁,海藻下降了约70%。
    研究结果表明,食草蟹可以用作恢复珊瑚礁的另一种工具,从而增强了将珊瑚碎片移植到退化的珊瑚礁上的通用方法。从本质上讲,螃蟹改善了珊瑚和鱼类的栖息环境。研究人员表示:已经建立了珊瑚苗圃来帮助恢复珊瑚礁。为了使新发现付诸行动,将需要建立苗圃来饲养大量螃蟹。
    (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2/cp-hsc120320.php
相关报告
  • 《 人工智能拯救深海珊瑚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6-24
    • 珊瑚礁是海面下数百米众多海底生物的栖息地,这些生物包括海虾、螃蟹、小海星和软珊瑚等。珊瑚礁既坚硬但又脆弱,容易被工业渔船拖曳的渔网破坏,而这种损害需要很长时间恢复。为了帮助保护深海珊瑚礁,测绘和监测是科学家、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可持续渔业的关注重点。 海底调查珊瑚礁是一种成本高、难度大的技术方法。基于船舶和遥感的传统调查方法不仅耗时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限制了深海珊瑚礁保护战略数据量的获取,而通过人工智能(AI)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图像来识别和测量深海珊瑚礁,所需时间比人工识别减少一大半。该系统由多层人工神经元网络组成,可以通过学习如何识别数据中的复杂模式来模仿人脑。 研究人员表示,深度学习快速并准确,模型可以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对2300多张图像完成分类,准确率高达98.19%,而这项任务人工耗时则需三个月左右。训练数据集来自2018年塔斯马尼亚州南部海岸RV调查员收集的图像。深拖相机系统在600至1800米的深度每五秒记录一次连续视频并拍照。研究人员手动查看了近6000张照片,然后将其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系统。最初的数据集由140000个数据点或“片段”组成。事实证明,这些数据太“嘈杂”了,剪影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特征,太暗或太亮。研究人员开始清理数据,将其减少到大约70000个足够“干净”的片段,便于模型学习。接着尝试了不同的训练模型的方法和不同的网络结构,直到找到达到98.18%准确率的组合。最后,在未清理数据(包括具有大量特征的复杂图像)上进行深度学习,计算结果也能始终保持准确。 人工智能正在拯救深海珊瑚礁和其他脆弱的生态系统。未来,它可以用于深海渔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保护全球海洋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张灿影 编辑)
  • 《研究发现改善水质不足以拯救大堡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08
    •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沿海河流将数百万升棕色污水排放到大堡礁上,截至目前,这对珊瑚礁及相关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 达尔豪斯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珊瑚礁研究人才中心、阿德莱德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综合卫星影像和20多年的珊瑚礁监测结果,发现长期暴露于水质较差的环境限制了大堡礁珊瑚的恢复率。 达尔豪斯大学的Aaron MacNeil博士提到,大堡礁是一个以径流污染为主导的生态系统,这大大降低了珊瑚对多种干扰影响的抵抗能力,特别是在近岸区域。这些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慢性干扰,例如捕鱼加剧了荆棘冠海星和珊瑚病造成的伤害。也许最关键的是,水质差导致珊瑚恢复率降低了25%。这表明,通过改善水质,可以提高珊瑚礁的恢复率。 通过利用一系列情景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和珊瑚白化的可能性,研究小组发现,改善水质并不能够维持当前最具风景和价值的外层珊瑚礁的珊瑚覆盖水平。 阿德莱德大学的Camille Mellin博士提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珊瑚死亡事件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这些越来越常见的干扰成为新常态,珊瑚恢复的速度变得非常重要。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的Nick Graham教授也强调,虽然改善水质可以提高近海珊瑚礁的恢复率,但分析表明,没有任何水质改善能够缓解外层珊瑚礁的损失,这才是澳大利亚游客希望看到的珊瑚礁。 MacNeil博士补充道,显然减少河流径流可以对各种珊瑚礁产生有益影响,但对于未受水质影响的大片珊瑚礁,我们必须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