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在安徽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23
  • 中国林业网11月22日讯 为推进市委、市政府“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战略部署的落实,助推长江三角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月17日,由滁州市林业局、来安县政府、六合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暨“池杉湖杯”国际自然与风光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和中国鸟网年会在来安县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唐丽影、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周小春、滁州市副市长李宝君、滁州市林业局局长薛玉苍、来安县县长杨文萍、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卢兆庆、六合区副区长李长征及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中国绿色时报有关同志出席活动。   “池杉湖杯”2018国际自然与风光摄影大赛共决出真实野生动物组、真实野生鸟类组、纯自然风光组、艺术(画意)摄影组等4个金奖、4个银奖、4个铜奖和12个最佳奖。同时,举办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指示,助推长江三角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苏皖跨区域合作共建池杉湖湿地的模式探讨及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活动。   此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扩大来安池杉湖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报告
  • 《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鸟类天堂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4-13
    • 媒体:潜江日报 作者:谢承威 发布:鄱湖人家2017/4/12 6:36:27 7日,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和地方探悉,随着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及保护,为鸟类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近100只在此安然越冬,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湿地是鸟类最理想的栖息地之一。2017年1月22日,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家李明璞等一行2人在返湾湖湿地南面的一个面积约为200亩的小水塘,确认有86只青头潜鸭在此越冬,并拍到了珍贵视频和照片。 李明璞兴奋地说:“此处河汊分布、水质清澈、芦苇丛生、远离人群、较为隐蔽,是理想的栖息地。这么大种群数量的青头潜鸭来此越冬,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这也足以说明了潜江的生态环境很好。” 据悉,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1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面积776.5公顷,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返湾湖湿地上有鸟类100余种,其中留鸟占40%,夏候鸟与冬候鸟占57.5%,常年水鸟数量稳定在20000只左右,特别是国际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有近100只,占全球种群数量的10%以上。湖中几个生态岛是夏季候鸟重要的繁殖地,鸟巢数量超过2000余个。 后湖管理区主任、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高厚坤表示,返湾湖湿地是鸟类的家园,我们有义务去保护返湾湖,保护鸟儿的这一方乐土。
  • 《洞庭湿地》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简介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浩浩荡荡的洞庭湖,北纳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水天一色,横无涯际,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又因范仲淹千古名著《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名扬天下。东洞庭湖是洞庭湖东、西、南三个湖中面积最宽广,保存最完整的聚水湖盆。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介于北纬28°59″至29°38″,东经112°43″至113°15″之间,濒靠湘北历史文化名城---岳阳市,全区总面积19万公顷。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该区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C°,降水量1200至1300毫升,无霜期285天。东洞庭湖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物种具有古老独特、珍稀度高的特征.根据科学考察,记录到鱼类12目23科11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鸟类16目43科234种,其中:国家互助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小白额雁等37种.国际协约指定保护的有59种.两栖类、腹足类、软体类、瓣鳃类等动物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暨豚,三级保护的有江豚.区内有植物115科159属118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31种.。东洞庭湖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被誉为"长江中游的明珠"。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雁、鸭等水鸟达数百万羽,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