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鸟类天堂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4-13
  • 媒体:潜江日报 作者:谢承威 发布:鄱湖人家2017/4/12 6:36:27

    7日,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和地方探悉,随着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及保护,为鸟类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近100只在此安然越冬,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湿地是鸟类最理想的栖息地之一。2017年1月22日,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家李明璞等一行2人在返湾湖湿地南面的一个面积约为200亩的小水塘,确认有86只青头潜鸭在此越冬,并拍到了珍贵视频和照片。

    李明璞兴奋地说:“此处河汊分布、水质清澈、芦苇丛生、远离人群、较为隐蔽,是理想的栖息地。这么大种群数量的青头潜鸭来此越冬,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这也足以说明了潜江的生态环境很好。”

    据悉,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1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面积776.5公顷,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返湾湖湿地上有鸟类100余种,其中留鸟占40%,夏候鸟与冬候鸟占57.5%,常年水鸟数量稳定在20000只左右,特别是国际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有近100只,占全球种群数量的10%以上。湖中几个生态岛是夏季候鸟重要的繁殖地,鸟巢数量超过2000余个。

    后湖管理区主任、湖北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高厚坤表示,返湾湖湿地是鸟类的家园,我们有义务去保护返湾湖,保护鸟儿的这一方乐土。

相关报告
  • 《 君山华龙码头湿地成为动物的天堂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22
    • 湘潭在线5月1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崇婉 通讯员 王琼)跟着总书记的脚步走!5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岳阳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感受整治后砂石码头的那份绿意清凉。 4月25日下午3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抵达荆州石首港。随后,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湖南岳阳,考察了位于长江沿岸的君山华龙码头。总书记走进林阁老巡护监测点,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湿地里芦苇成荫,江水中江豚腾跃,一片勃勃生机。总书记面露微笑,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4月30日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直播长江》聚焦湖南,第一站就是君山华龙码头。40分钟的节目紧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主题,通过直播镜头登岳阳楼,游洞庭湖,展示湖南在治理长江推动洞庭湖治理上花大力气、出重拳力争一江碧水向东流。 君山华龙码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码头,突然“火”了。谁能想到,这个水草丰茂的湿地,以前是一个忙碌的砂石码头,每年加工砂石产出达40多万吨。砂砾成堆、土地硬化、噪音隆隆,江豚、麋鹿等生物避之不及。 君山华龙码头始建于2002年,位于君山区芦苇总场。2011年,因市场需求需要,君山区通过招商引资,将华龙混凝土公司引入君山,与芦苇总场签订了码头租赁协议,期限自2011年7月15日至2021年7 月15日。华龙混凝土砂石码头占地50亩,总投资4千多万元,建有四条1200立方的生产线,600多平方的办公区,400多平方的作业区,罐车停车区约4000多平方,2.2公里的水泥公路。70米高架输送带一条。机器轰鸣声中,绿地消失、尘土飞扬,江豚鱼禽四散而逃。 转机出现在2016年。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以来, 在岳阳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中生态发展新格局的指导下,君山区委、区政府立即行动,将华龙码头作为长江经济带必整治非法码头之一。2017年,君山区在15个昼夜之内出动执法人员1321人次,全面完成了拆除工作。同时采取回填土方、植播草皮、撒播草籽等方式,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3000平方米。与此同时,该区另外的9个长江非法砂石码头也一一关停拆除复绿,长江沿线14.2万平方米的原砂石码头也都恢复了绿色生态。 穿过漫天芦苇铺就的绿色小路,来到整治后的岳阳君山华龙码头,但见青草荫荫,江水清清,绿头鸭不时地在沙洲上追逐,尽显生机。连平时最害羞的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也在湖面上频频闪现,流线型的背脊伴随着“扑通”的水花若隐若现,还不时调皮地跃出水面。江豚在整个长江流域里的数量不足1000头。而在君山华龙码头,每天天气较好时,总能看到一群群的江豚起舞、嬉戏,这里成为了江豚最佳的生活栖息地之一,也成了志愿者们守护、观测江豚的最佳观测点。 据悉,通过综合治理,随着君山华龙码头湿地逐步显现,君山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在此栖息的动物越来越多。2018年,洞庭湖越冬候鸟达到22.64万只,比上年增加了18.9%。野生麋鹿由2012年的65头,增加到2017年的164头,长江江豚监测记录数量也达到220头,稳定栖息种群达120头。而君山华龙码头湿地更是成了江豚生活的最佳栖息地。
  • 《2018“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在安徽来安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23
    • 中国林业网11月22日讯 为推进市委、市政府“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战略部署的落实,助推长江三角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1月17日,由滁州市林业局、来安县政府、六合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暨“池杉湖杯”国际自然与风光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和中国鸟网年会在来安县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省林业厅副巡视员唐丽影、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周小春、滁州市副市长李宝君、滁州市林业局局长薛玉苍、来安县县长杨文萍、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卢兆庆、六合区副区长李长征及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中国绿色时报有关同志出席活动。   “池杉湖杯”2018国际自然与风光摄影大赛共决出真实野生动物组、真实野生鸟类组、纯自然风光组、艺术(画意)摄影组等4个金奖、4个银奖、4个铜奖和12个最佳奖。同时,举办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指示,助推长江三角地区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融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苏皖跨区域合作共建池杉湖湿地的模式探讨及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关注湿地 保护鸟类”高峰论坛活动。   此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扩大来安池杉湖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