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健康所等解析维生素B1代谢基因在东亚人群中的适应性进化》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2-12-07
  •  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在i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rchaic introgression contributed to the pre-agriculture adaptation of vitamin B1 metabolism in East As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全球人群3823个全基因组,结合古人DNA数据,发现维生素B1代谢通路涉及的基因在东亚人群受到特异性正向自然选择;进一步鉴定了东亚人群中适应性单倍型的起源,估计出东亚人群特异性自然选择发生的时间及潜在的进化驱动力。该研究提示东亚人群和全球其他人群的维生素B1的代谢能力和机制或存在差异,为精准医学和精准营养学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群体遗传和进化生物学线索和科学依据。

      维生素B1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免疫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脚气病,于19世纪至20世纪在东亚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流行。人们在寻找预防脚气病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B1,进而发现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多种维生素。如今,大规模维生素B1缺乏已不多见,但仍存在多种新形式的维生素B1缺乏症状。有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血浆中维生素B1含量偏低的症状。亦有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B1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这些发现使得维生素B1受到重视。然而,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补充维生素B1以消除对应的维生素B1缺乏症状,而缺乏对维生素B1代谢通路中涉及到的基因的遗传学研究。人群间的维生素B1的代谢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遗传学基础,尚不清楚。

      该研究依据对3823个全球人群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在维生素B1代谢通路涉及的7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个基因(SLC19A2、SLC35F3、SLC35F43)在东亚人群与其他大洲人群有显著差异(图1);有些基因单倍型在东亚人群达到极高频,而在非洲人群中完全缺失,在欧洲人群中缺失或频率极低,提示这些基因的单倍型在东亚人群中是特异性存在,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东亚人群演化历史中经受过正向自然选择。

      该研究进一步追溯适应性单倍型的起源发现,SLC35F3、SLC35F4的适应性单倍型可能源自远古人类。研究分析比对这些基因的适应性单倍型和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的基因组序列发现,SLC35F4的适应性单倍型和尼安德特人的单倍型有极高的匹配率(>90%),提示这种单倍型源自现代人祖先与尼安德特人或类似古人的遗基因交流具有较大可能性。SLC35F3的适应性单倍型匹配不到目前已测出的古人基因组,但其是否来源于目前尚未采样的古人仍需进一步探索。  

      维生素B1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为了验证在东亚地区农业发生后人群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否是这种适应性选择的进化驱动力,该研究分析当代人群的基因组数据,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古现代人基因组数据去估计受选择单倍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频率,发现受到选择的单倍型在1万年前已达高频,而在近1万年内频率未发生较大改变(图2)。该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适应性进化在1万年前已完成。这或提示农业发生后人群饮食结构的改变并非自然选择的原初驱动力。

      该研究发现维生素B1代谢通路相关基因(SLC19A2、SLC35F3、SLC35F4)在东亚人群受到特异性的正向自然选择,其中有的适应性单倍型源自现代人祖先和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或类似远古人类的基因交流,并推断东亚人群特异性的适应性进化可能发生在东亚地区农业文明之前,提示农业大规模发展以后东亚人群饮食结构的改变并非适应性进化的原初进化驱动力。

      该研究提示东亚人群和其他大洲人群对维生素B1的代谢能力可能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功能实验和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有助于揭开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对维生素B1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从进化角度探究营养物质代谢基因在人群间的差异性和探索其形成机制,有助于剖析不同遗传背景的人对营养元素的代谢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促进精准医学发展和制定人群特异性的营养标准。

      研究工作得到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等的支持。


  • 原文来源:https://www.cas.cn/syky/202211/t20221122_4855532.shtml
相关报告
  • 《维生素D和心脏代谢紊乱》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8-11-21
    • 维生素D缺乏与心脏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尽管大量的实验和观察研究支持维生素D在这些病症中的作用,但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说,维生素D补充剂在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几乎没有效果,尽管有些结果仍然模棱两可。维生素D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特别是维生素D受体和结合蛋白以及代谢酶1-α-羟化酶,已成为这些不同结果的潜在贡献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维生素D补充剂的作用和潜在益处可能因若干因素而异,包括维生素D缺乏状态,种族和/或遗传变异的存在,这些因素影响个体对补充的反应。未来的试验应该考虑个体间的差异,特别是应该旨在澄清某些亚组的个体是否可以在心脏代谢健康的背景下从维生素D补充中获益。
  • 《纤维是健康饮食中最基本的“营养素”之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9-01-10
    • 纤维是健康饮食中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它可能不提供维生素,矿物质或卡路里,但它对消化,整体健康和结肠内的微生物影响深远。多数人只每天只吃推荐量的一半,少于5%符合医学研究所建议的适当摄入水平(IOM,2005)。 推荐量:14克/ 1000千卡/天,大多数儿童约19克/天,大多数女性28克,大多数男性35克(IOM,2005)。 主要来源:全谷物(如全麦,玉米,大麦,大米,燕麦等),豆类和坚果,水果和蔬菜。 纤维影响健康和营养的主要方式: 1. 增加“体积”而不含卡路里,可能会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在体内的“运输”时间。[Slavin 2013] 2. 通过降低膳食胆固醇的再吸收,减少血管炎症,降低心脏病的风险。[Ma 2006] 3.通过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已知的心脏病风险因素),降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Kellow 2013] 4. 通过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量减少炎症。炎症几乎与所有的疾病过程相关,包括心脏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Ma 2006] 5. 通过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促进消化健康,它们产生高度有益的短链脂肪酸,与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风险有关[Roberfroid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