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空间分布及其驱动机制》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1-04-22
  • 了解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对认识高原湿地生态特征及演化过程至关重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局域尺度上研究了四川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测定土壤及植物基本理化指标,量化采样点之间的地理距离,比较了细菌群落不同成员(稀有种和丰富种)的空间周转差异,分析了土壤环境变量和空间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若尔盖泥炭土壤细菌群落主要由绿弯菌门(Chloroflexi)(26.2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3.21%)、厚壁菌门(Firmicutes)(10.56%)等优势物种门类组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群落结构相似性随采样点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细菌群落的周转速率表现为总细菌群落 > 丰富种 > 稀有种;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与细菌群落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影响稀有种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土壤硫含量、活性磷、Mn和土壤pH值;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局域尺度上的土壤因子对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大于空间因子,土壤异质性是影响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研究为开展高原湿地泥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揭示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报告
  •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1-04-19
    • 为了更好理解若尔盖高原不同微生境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了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法原位观测了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淹水微地貌草丘区湿地(PHK)和洼地区湿地(PHW) CO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99-1731.74 mg m-2 h-1和46.69-335.22 mg m-2 h-1,季节性淹水区微地貌草丘区湿地(SHK)和洼地区湿地(SHW) CO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3.90-2575.60 mg m-2 h-1和49.93-1467.45 mg m-2 h-1,而两者过渡区的无淹水区沼泽湿地(Lawn) CO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194.20-898.75 mg m-2 h-1。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地貌区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水位存在显著负相关(PHW、SHW、SHK、Lawn)或不相关(PHK),并且水位和温度(5 cm)共同解释了CO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的87%。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存在空间变化规律,主要受水位影响,但植物也影响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空间变化规律,并且表明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与水位平均值存在显著负相关。
  • 《武汉植物园揭示了青藏高原湿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构建的调控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17
    • 氨氧化过程在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过程高度依赖于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活性。尽管已有研究表明AOA和AOB分布广泛,受到环境因子的调控,但对于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为了解释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地理距离及环境梯度下的分布模式,武汉植物园湿地生态学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周雯等在刘贵华研究员和刘文治研究员的指导下,在青藏高原选取了河流、湖泊和沼泽等不同类型的31个自然湿地,分析其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湿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组成和活性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空间距离和环境变化均影响着微生物的群落构建,但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湿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格局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气候条件对AOA群落构建影响更大,而年均温、植物丰富度及土壤条件与AOB的群落组成显著相关。该工作基于青藏高原湿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大规模调查,其结果将提高我们对高海拔偏远湿地氮循环过程的认识,并拓展高海拔湿地的管理思路。   研究成果以“Environmental factors, more than spatial distance, explai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ammonia-oxidizers in wetland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Microorganisms。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47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388)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ZDRW-ZS-2017-3-2)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