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一种新的抗利尿激素治疗肿瘤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07
  • 2023年12月6日,武汉大学宋威及叶旭军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antidiuretic hormone governs tumour-induced renal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

    维持肾功能和液体运输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适应生理和病理挑战至关重要。人类恶性肿瘤患者经常出现有害的肾功能障碍和少尿,先前的研究表明化疗毒性和肿瘤相关炎症参与其中。然而,肿瘤如何直接调节肾功能仍不清楚。

    该研究利用黑腹果蝇的保守肿瘤模型,鉴定了离子转运肽(ITPF) F亚型是一种果蝇抗利尿激素,由yki3SA肠道肿瘤细胞亚群分泌,损害肾功能并导致严重的腹部腹胀和液体积聚。

    机制上,肿瘤来源的ITPF靶向马氏小管(一种相当于肾小管的排泄器官)星状细胞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TkR99D,激活一氧化氮合酶-cGMP信号并抑制液体排泄。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哺乳动物神经激肽3受体(NK3R)的抗利尿功能,该受体是苍蝇TkR99D的同源物,通过药物阻断NK3R可有效缓解不同恶性肿瘤小鼠的肾小管功能障碍。总之,该研究证明了一种新的抗利尿途径介导跨物种的肿瘤-肾串扰,并为癌症相关肾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治疗机会。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33-8
相关报告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糖尿病:一种新的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2-03
    •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活性的失调牵与各种增殖行为有关。多目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中)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恶性肿瘤的治疗。最近,几个1型和2型糖尿病的逆转的临床病例(T1DM,T2DM)治疗期间使用了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报道。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已阐明了这些效果的作用机制。例如,抑制阿伯尔森酪氨酸激酶(C-ABL)导致β细胞存活和增强的胰岛素分泌,而抑制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导致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此外,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结合可减少胰岛细胞炎症的程度(胰岛炎)。因此,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能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应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紊乱。
  • 《ERD-3111 是一种具有强大抗肿瘤活性的强效口服雌激素受体 PROTAC 降解剂》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9-01
    • 雌激素受体α(ERα)是治疗ER阳性(ER+)乳腺癌的主要靶点。尽管已开发出多种针对ERα信号传导的有效疗法,但临床耐药性仍是一大挑战。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利用 PROTAC 技术发现的一类新的强效口服生物可用性 ERα 降解剂,其中 ERD-3111 是最有前景的化合物。ERD-3111 对 ERα 具有很强的体外降解活性,在小鼠、大鼠和狗体内表现出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口服 ERD-3111 能有效降低肿瘤组织中野生型和突变型 ERα 蛋白的水平。ERD-3111能使野生型ER的亲代MCF-7异种移植模型和两种临床相关的ESR1突变小鼠模型中的肿瘤消退或完全抑制肿瘤生长。ERD-3111是一种很有前景的ERα降解剂,可用于治疗ER+乳腺癌的进一步广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