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神经元是鼠标歌曲的开关》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6-17
  •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小鼠大脑中分离出一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对于制作雄性小鼠在寻找潜在配偶时产生的吱吱作响的超声波“歌曲”至关重要。

    事实上,他们现在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神经元,以便能够使鼠标按指令唱歌或使其静音,使其无法唱歌,即使它想要给伴侣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理解和控制水平是持续寻找允许人类形成语音和其他通信声音的机制的关键进步。研究人员对大脑的语音产生广泛感兴趣,并与鸣禽和老鼠一起作为人类的模型。

    “我们有兴趣了解老鼠如何制作这些'情歌',正如我们在实验室中所说的那样,”Katherine Tschida说道,他在Duke神经生物学的Richard Mooney和Fan Wang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

    在这项研究中,Tschida和她的同事们专注于中脑的一部分,称为导水管周围灰质,或简称PAG,因为他们从其他人的先前工作中知道它将是发声回路中的关键角色,她说。

    利用Wang实验室开发的技术,他们能够定位和分离PAG电路中涉及的特定神经元,然后对它们进行实验。

    通过一种名为光遗传学的光学方法选择性地转动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可以让老鼠立即开始唱歌,即使它是独自一人。

    另一方面,沉默PAG神经元的活动使得追逐雄性老鼠无法唱歌,即使它们坚持所有其他求爱行为。

    女性对沉默类型的兴趣不大,这也表明歌唱行为是小鼠生存的关键。

    Tschida说,这两项实验都确定了这种“稳定而独特的神经元群体”是行为和声音交流之间的关键渠道。这项工作将出现在8月7日的Neuron版本中,但是在6月中旬在网上发布。

    “这些神经元是发声的基础。但它们并不能确定歌曲的各个部分,”Tschida说。 “这是发声的'门'。”

    将于明年加入康奈尔大学的Tschida表示,该研究现在将追踪PAG与下游神经元的连接,例如与语音盒,肺和嘴通信。他们会向上游的行为中心努力,告诉老鼠有一个女性礼物,他应该开始唱歌。

    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为什么老鼠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音节。 “我们知道他们这样做,但不知道大脑的哪些部分会驱使这种行为,”Tschida说。

    ——文章发布于2019年6月14日

相关报告
  • 《Science | 小鼠海马单个神经元的全脑投射规律》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3
    • 2024年2月2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Whole-brai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hippocampal single-neuron projectom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海马神经元的空间联接规律,并建立了小鼠海马脑区单神经元的全脑介观投射联接图谱的数据库。 研究人员三维重构了上万个小鼠海马区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轴突形态。这些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覆盖了海马的各个亚区和海马多维轴向的不同位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数据集。通过海马单细胞投射图谱的数据库构建与分析,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将轴突投射路径与机器识别算法相结合,阐述了海马神经元前后轴的轴突投射路径,为研究海马投射下游脑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更加有效快捷地分析了小鼠海马神经元的341种主要投射模式的形态相似性,最终归纳总结出43种全脑投射细胞类型。 该研究将投射细胞类型与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鉴定了与不同投射细胞类型空间分布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全新的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以及海马体内外靶区的协调投射规律,阐明了双侧大脑投射的新规律,扩展了领域内的层状理论,全面展示了胞体与轴突末梢的空间映射关系,解析了海马神经元胞体位置与投射模式的对应关系,发现了海马单细胞的空间投射规律。 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海马神经元相关的功能和疾病提供了环路和分子基因的靶点,为左右脑半球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调节提供了新的证据,为研究海马神经元各种脑功能提供了详实的投射信息参考,为海马输出环路功能研究提出了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的新方向,为海马参与学习记忆、空间认知、导航、焦虑、应激等多种功能提供新的神经环路理论指导。 该研究构建的小鼠海马区单神经元的全脑介观投射图谱数据库已经通过脑科学门户网站公开共享(https://mouse.digital-brain.cn/hipp)。中国科学院脑科学数据与计算中心开发了集可视化、交互和分析为一体的工具,并提供数据下载服务。
  • 《Cell | 炎症应激时神经元内STING非经典激活导致神经元铁死亡》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9
    • 2024年6月14日,汉堡大学Eppendor医学中心Manuel A. Friese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STING orchestrates the neuronal inflammatory stress response in multiple sclerosis的文章,揭示了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MS中协调神经元炎症应激反应(NISR)的关键作用。 STING通常参与对抗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反应。作者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过程中神经元也表达STING。在神经元中,STING的激活是通过干扰素γ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glutamate excitotoxicity)的组合触发的非经典途径发生的。在正常条件下,STING通过与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相互作用而保留在内质网(ER)中。炎症诱导的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导致ER钙耗竭,导致STIM1与STING解离,使STING转移到高尔基体,在那里它被磷酸化和激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神经元STING激活不会诱导在免疫细胞中观察到的典型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反,它触发了一种非经典途径,诱导GPX4的自噬降解。通过降解GPX4,活化的STING破坏神经元的适应性抗氧化反应,导致活性氧(ROS)的积聚和铁死亡。 作者证明了STING诱导的铁死亡是炎症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原因。STING或自噬的药物抑制,以及抗氧化剂和铁死亡抑制剂的治疗,保护神经元免受兴奋性毒性和炎症诱导的细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缺乏STIM1的神经元表现出STING介导的铁死亡增加,突出了STIM1-STING相互作用在调节该途径中的重要性。作者为神经元STING信号的有害影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体内证据。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的神经元特异性STING敲除改善了临床结果,减少了神经元损失,并减少了自噬和铁死亡的标志物。这种神经保护作用是在不影响对免疫监测和碎片清除很重要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情况下实现的。该研究还揭示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神经元中STING的上调,强调了这些发现的临床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对MS小鼠模型的STING药物抑制改善了神经退行性变,证明了靶向该途径的治疗潜力。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STING在多发性硬化症有害NISR中的一个新作用。通过整合炎症信号和谷氨酸兴奋毒性,神经元STING激活触发了一种非经典途径,从而诱导铁死亡和神经元死亡。重要的是,作者证明抑制STING或其下游效应物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炎症诱导的变性,为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潜在的以神经炎症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