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炎症应激时神经元内STING非经典激活导致神经元铁死亡》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9
  • 2024年6月14日,汉堡大学Eppendor医学中心Manuel A. Friese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STING orchestrates the neuronal inflammatory stress response in multiple sclerosis的文章,揭示了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MS中协调神经元炎症应激反应(NISR)的关键作用。

    STING通常参与对抗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反应。作者证明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过程中神经元也表达STING。在神经元中,STING的激活是通过干扰素γ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glutamate excitotoxicity)的组合触发的非经典途径发生的。在正常条件下,STING通过与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相互作用而保留在内质网(ER)中。炎症诱导的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导致ER钙耗竭,导致STIM1与STING解离,使STING转移到高尔基体,在那里它被磷酸化和激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神经元STING激活不会诱导在免疫细胞中观察到的典型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相反,它触发了一种非经典途径,诱导GPX4的自噬降解。通过降解GPX4,活化的STING破坏神经元的适应性抗氧化反应,导致活性氧(ROS)的积聚和铁死亡。

    作者证明了STING诱导的铁死亡是炎症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原因。STING或自噬的药物抑制,以及抗氧化剂和铁死亡抑制剂的治疗,保护神经元免受兴奋性毒性和炎症诱导的细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缺乏STIM1的神经元表现出STING介导的铁死亡增加,突出了STIM1-STING相互作用在调节该途径中的重要性。作者为神经元STING信号的有害影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体内证据。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的神经元特异性STING敲除改善了临床结果,减少了神经元损失,并减少了自噬和铁死亡的标志物。这种神经保护作用是在不影响对免疫监测和碎片清除很重要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情况下实现的。该研究还揭示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神经元中STING的上调,强调了这些发现的临床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对MS小鼠模型的STING药物抑制改善了神经退行性变,证明了靶向该途径的治疗潜力。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STING在多发性硬化症有害NISR中的一个新作用。通过整合炎症信号和谷氨酸兴奋毒性,神经元STING激活触发了一种非经典途径,从而诱导铁死亡和神经元死亡。重要的是,作者证明抑制STING或其下游效应物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炎症诱导的变性,为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潜在的以神经炎症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治疗途径。

相关报告
  • 《Cell | 神经元JAK1抑制肺炎》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24
    • 2023年12月21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Brian S. Kim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Sensory neurons promote immune homeostasis in the lung的文章 ,发现JAK1信号在肺感觉神经元中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该研究引入了一种表达与过敏性疾病相关的人JAK1 gain of function(GoF)突变的小鼠模型。这些小鼠有类似过敏性皮炎的自发性皮肤炎症的表型,具体表现为免疫细胞浸润和表皮增厚。然而,它们的肺部在基线状态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没有炎症。这些发现表明JAK1激活在皮肤中促进炎症,但在肺部中没有此效应。尽管突变小鼠没有自发性肺部炎症,但用真菌过敏原刺激它们却可以引发比野生型小鼠更强烈的过敏性肺部表现。令作者惊讶的是,将JAK1突变限制在基质细胞中减少了过敏原诱导的肺炎,转录组分析显示这抑制了与哮喘相关的基因表达。因此,与免疫细胞不同,基质细胞中的JAK1激活使肺部对炎症产生抵抗。 作者查阅文献发现,感觉神经元可以通过释放神经肽抑制肺部炎症。作者发现对肺感觉神经元的药物破坏加剧了过敏原诱导的炎症。选择性地消融迷走神经而不是脊神经神经元也加重了炎症。综合这些结果,迷走神经感觉神经元至关重要地抑制过敏性肺炎症状。进一步分析显示,大多数迷走感觉神经元表达Jak1。在感觉神经元中选择性敲除Jak1的小鼠在过敏原刺激后肺部炎症更加剧烈。具体分析发现,在Jak1缺失小鼠的迷走神经节中,编码CGRPβ的Calcb表达减少。作者从体外分析计算预测JAK1下游的STAT6调控了Calcb的转录。因此,感觉神经元Jak1控制与肺炎症相关的神经肽表达。 鉴于ILC2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作用,作者测试了CGRPβ是否直接调控ILC2。实验中,在存在CGRPβ的情况下刺激肺ILC2,只能导致较少的细胞因子产生。此外,额外CGRPβ处理抑制了ILC2的扩增和小鼠的肺炎。相反,阻断CGRPβ信号加重了炎症。因此,CGRPβ是一种抑制ILC2并限制过敏性气道疾病的神经源性神经肽。在证明感觉神经元Jak1丧失会加剧炎症后,作者测试了定向增强肺内神经元JAK1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作者将编码人类JAK1 GoF突变的病毒递送到呼吸道,以实现迷走感觉神经元的选择性转染。然后,这些小鼠呈现了对过敏原诱导的肺炎的显著抑制。同样,仅在感觉神经元中有条件地表达突变也能保护小鼠免受气道炎症疾病的侵害。综合这些结果表明,神经元内在的JAK1信号通过调节CGRPβ等调节性神经肽促进肺部免疫稳态。 总之,作者利用新的小鼠模型揭示了JAK1信号的组织特异性和细胞内功能。这些发现强调了神经免疫通路在炎症中的新兴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根据靶向特定细胞群的方式优化JAK抑制剂治疗的新策略。
  • 《Cell | 多巴胺神经元内源TNF-NF-κB-p53导致细胞凋亡》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5
    • 2024年6月11日,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Lorenz Studer、Tae Wan Kim共同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TNF-NF-κB-p53 axis restricts in vivo survival of hPSC-derived dopamine neurons的论文,发现了一种限制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来源的多巴胺神经元移植后存活的关键途径,解决了开发有效的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主要障碍。 通过体内CRISPR-Cas9筛选,他们确定肿瘤抑制基因p53是植入后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关键调节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在hPSC来源的多巴胺神经元中敲除p53导致其移植后存活率的显著提高,突显了该基因在介导细胞死亡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p53介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时间动力学和相关的宿主反应。有趣的是,他们观察到大约30-40%的移植多巴胺神经元在移植后24小时内迅速诱导p53表达,随后出现凋亡,在72小时达到峰值。与此同时,以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募集为特征的宿主免疫反应达到了顶峰,这表明控制多巴胺神经元存活的内在和外在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深入研究分子机制,该研究揭示了TNF-α-NF-κB信号通路是p53依赖性细胞凋亡的上游调节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在体外用重组TNF-α治疗诱导了p53表达和随后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这一现象可以通过与临床批准的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联合治疗有效阻断。这一发现不仅确立了TNF-α-NF-κB信号传导和p53诱导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突出了adalimumab在提高多巴胺神经元存活率方面的治疗潜力。 为了全面了解与存活和凋亡的多巴胺神经元相关的分子特征,研究人员采用了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有趣的是,他们发现了表现出存活或凋亡特征的不同簇(cluster),后者的特征是p53下游基因的上调和被称为“去分化”的祖细胞样状态。相反,存活的簇表现出应激反应和存活标记物(如JUN)的高表达,突显了多巴胺神经元移植后命运的复杂分子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表明,移植的多巴胺神经元本身,而不是宿主大脑,是触发了一连串的细胞死亡事件的TNF-α的最初来源。将多巴胺神经元移植到TNF-α敲除小鼠体内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该实验表明宿主来源的TNF-α对于决定移植物存活率是基本无关的。 为了克服与基因报告系相关的挑战并促进临床转化,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表面标记物筛选,鉴定了CD49e和CD184标记物的组合:该组合能够在不需要基因修饰的情况下纯化有丝分裂后多巴胺神经元。引人注目的是,将这些纯化的多巴胺神经元与阿达木单抗联合注射,显著提高了它们的存活率、功能植入和易受攻击的A9多巴胺神经元亚型的富集——这对帕金森病的运动恢复至关重要。在临床前PD小鼠模型中,阿达木单抗治疗和纯化的有丝分裂后多巴胺神经元移植物的组合显示出强大的功能恢复和纹状体的广泛神经再支配。组织学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达木单抗治疗组中存活的多巴胺神经元总数、移植物大小和ALDH1A1+A9型神经元的比例显著增加。 总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移植后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复杂分子机制,还提出了一种提高其存活率和功能植入的临床相关策略。通过使用FDA批准的TNF-α抑制剂和基于表面标记物的纯化方法,研究人员为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PD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这些发现对利用hPSC来源的多巴胺神经元的临床试验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可能扩展到其他被有限的体内存活率限制的细胞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