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湿地 释放生态红利》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4-21
  •  目前,全国共有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湿地公园遍布31个省(区、市)   2.3亿人次   截至去年底,全国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2.3亿人次,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30多亿元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烟雨朦胧、水草丰美的杭州西溪湿地,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作为一种创新的湿地保护形式,从2005年开始试点建设,经过15年的发展,现已遍布31个省(区、市),各级湿地公园达1693个,对完善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公园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形容为“地球之肾”。   据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在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湿地,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方式予以保护。本世纪初开始,对于城市及其周边人类活动频繁、不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通过划建国家湿地公园等创新方式予以保护。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各种类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2004年底,杭州市率先提出要创建西溪湿地公园。2005年2月,原国家林业局在组织专家评估后,批准西溪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5年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找到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探索了一条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之路。   春日里的西溪湿地,水光潋滟,河汊纵横,林木苍翠,野趣横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这个曾经污水横流、杭州人“绕着走”的地方,如今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杭州一张亮闪闪的城市金名片。   这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来之不易。杭州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搬迁1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000多户居民,减轻生态压力。统筹考虑西溪湿地的水质、土壤、大气、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物治理“四管齐下”,改善湿地水环境,修复湿地自然生态。目前,西溪七成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各类湿地,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核心区域达到Ⅱ类。   通过长期科学修复和精心保护,西溪的生物多样性也显著增加。这里现有维管束植物696种,比2005年开园前增加了475种;昆虫867种,增加了390种;鸟类181种,增加了112种。这里有东方白鹳和白尾海雕两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杭州开发西溪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打造花朝节、探梅节、龙舟节、火柿节、听芦节五大节庆活动。湿地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实现总收入超过3亿元,直接创造了1500个就业岗位。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西溪考察后,国际湿地公约前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赞叹道。   建立湿地公园,完善保护体系   湖面碧波荡漾,水鸟飞翔,岸边绿树环绕,百花争艳,湖南省津市毛里湖春意盎然。毛里湖是湖南仅次于洞庭湖的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一度围栏养殖、网箱精养盛行,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水质跌落到劣Ⅴ类。“以前一年四季都有绿藻,农民家的牛都不下湖。现在水质全面稳定在Ⅲ类,局部达到了Ⅱ类,十来年没有出现的野生银鱼越来越多,今年1月份监测的鸟类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彭敏说。   近年来,津市大力治理毛里湖,保护生态,改善水质,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变成周边几万名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地。湖边,中南村村民肖年春办起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我们的拿手菜是矿泉水煮毛里湖麻鲢,吃起来很鲜美。以后湖水再好些,直接用湖水煮湖鱼,味道会更好!”她乐呵呵地说。   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各地湿地公园迅速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湿地公园1693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达899个,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   我国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完善了全国湿地保护体系,抢救性保护修复了一大批湿地。从2005年开始试点建设以来,我国建成的国家、省、市、县多级湿地公园,已成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恢复退化湿地的主要抓手。目前,全国共有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   湿地公园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在江苏徐州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原来坑塘遍布、杂草丛生的采煤塌陷区,修复成为碧水长流、草长莺飞的大美湿地。在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曾经臭水横流的废弃果园等被建设为生态优美的绿色空间,面积达1100公顷,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在四川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高原湖泊湿地犹如一条玉带环绕在邛海周围,涵养着西昌人民的母亲湖,是人们休闲、健身、康养的好去处。   鸟类是一些地方环境优劣的“生态试纸”,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湿地公园,成为鸟儿的天堂。从2015年到2019年,江苏苏州15个湿地公园内,鸟的种类增加了46%,种群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北京野鸭湖从2006年开始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到今年,鸟类由233种增加到347种,每年十几万只迁徙的鸟类在这里停歇觅食,野鸭湖成为国际鸟类迁徙东亚—澳大利亚路线的重要中转驿站。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增鸟类的观察记录,许多都发生在湿地公园内。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当地多年未有记录的物种,如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紫水鸡、红头潜鸭、钳嘴鹳、卷羽鹈鹕等,在很多湿地公园中被发现。部分在当地原属候鸟的物种,现在成了湿地公园内“安家落户”的留鸟。   促进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   “过去餐馆的卖点是粗粮、野菜,现在的卖点就是湿地公园的风景。湿地公园越建越漂亮,我们的日子越来越舒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黑土洼村村民代富强说。代富强家经营着一个名为“渔民人家”的餐馆,随着湿地公园知名度越来越高,来吃饭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旁的官厅水库2014年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以来,这一带的农家乐生意红火。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集保护湿地、改善生态、休闲观光、科普宣教等功能为一体,规划总投资50亿元、总面积13540公顷,是目前京津冀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京张高铁去年年底开通,从北京到怀来只要29分钟,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京津冀居民的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不仅使得生态环境大变样,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怀来县常务副县长王永说,“生态环境好了,招商引资也有了更多吸引力,现在找上门来洽谈、希望落户怀来的企业很多。”   “与自然保护区相比,大多数湿地公园起始阶段的生态质量都较差,所处地域人口相对密集,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因此,秉承湿地公约历来倡导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湿地公园主体功能定位一直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合理利用’的发展目标,通过各级政府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很多湿地公园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司长吴志民说。   湿地公园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扶贫开发作出了贡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湿地公园的资金投入累计达1174亿元,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3亿人次,自身经营收入达66亿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30多亿元,直接帮扶贫困人口9996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溪湿地考察时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湿地公园保护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吴志民表示,“湿地公园是一种创新的湿地保护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对湿地公园主体功能定位认识存在偏差、保护和利用平衡点把握不准确、促进地方绿色发展的潜力释放不充分等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制度规范、注重示范引领、加强能力建设,持续强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力度,努力探索合理利用途径,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相关报告
  • 《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2-25
    • 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进而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双赢”转变 每年的8月到10月,正值云南省华坪县果子山最美丽的时节。满山的芒果树郁郁葱葱,大大小小的芒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芒果的香甜。漫步山间,龙头村的村主任冉孟东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果子山!” 山还是同一座山,变的是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多年前,这里有遮天蔽日的粉尘、漫山遍野的煤矸石、光秃秃的山林,虽名叫果子山,却有名无实。多个无序开采的煤矿,让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曾经,华坪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财政收入有70%以上来自煤炭相关产业,虽然拉动了经济增长,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谈及过往,当地人不堪回首:“煤矿一开,灰尘漫天,环境都被破坏了。”粗放发展不仅影响了群众健康,而且难以为继。如何修复并保护好生态环境、如何走好转型发展之路,成了当地的一个重要课题。 华坪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2013年以来,华坪一边做“去黑”减法,将全县矿井从82对关闭退出到13对,减少了84%;一边做“增绿”加法,实施矿山复绿、荒山补绿。生态理念先行,环保实招落地,立足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华坪帮助25家煤炭企业和4.6万余名煤炭从业人员转行转岗,做大做强晚熟芒果产业,打开了适合当地的绿色产业大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进而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双赢”转变。2019年,华坪县芒果种植37.8万亩,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三,从事芒果产业农户数达到13762户,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5元。这是生态涵养的“回报”,也是绿色发展的“馈赠”。 共建绿水青山,方能同享生态红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得更好。实践早已证明,只要在“两山”之间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生态环境优势就能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进而助推绿色发展,提升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如今天蓝、水清、树绿的华坪,种下芒果树,鼓了百姓兜。曾当过矿工的村民李富勇,今年卖芒果赚了40万元。华坪用实践表明,越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挑战,越要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从绿水青山中寻找出路,必定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宝贵的生态红利。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福祉,绿色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底色。如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生态环境质量这个关键,创新发展思路,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选好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就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在“诗意栖居”中共享民生福祉、共创美好未来。
  • 《"共舞长江经济带" 贵州赤水: 小流域治理释放生态红利_新闻_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13
    • 共舞长江经济带贵州赤水: 小流域治理释放生态红利。 2017-07-05 23:07:05 来源: 新华网评论: 0 查看数: 0 [摘要] 贵州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村凤凰湿地公园是赤水市首个集旅游、休闲、赏景、体验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自2014年启动建设, 总体规划面积3250亩, 总投资约2亿元, 布局有森林、风景林、苗圃、花海、草甸、采摘体验等多个功能分区。 航拍贵州赤水凤凰湿地公园小流域治理释放生态红利贵州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村凤凰湿地公园是赤水市首个集旅游、休闲、赏景、体验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自2014年启动建设, 总体规划面积3250亩, 总投资约2亿元, 布局有森林、风景林、苗圃、花海、草甸、采摘体验等多个功能分区。图为航拍贵州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村凤凰湿地公园新华网周远钢摄近年来, 赤水市积极探索, 开辟了水土保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 "模式, 即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人居改善。凤凰湿地公园通过 "预处理 + 厌氧处理 + 人工湿地 + 自然湿地" 的方式, 使得排入小流域的主要污水达到一级B标。而在湿地公园建成前, 因人多地少过度开垦, 凤凰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