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_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受体结合能力的快速评估,表明其可能导致与SARS-CoV相似的人际传播》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13
  • 2月3日_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受体结合能力的快速评估,表明其可能导致与SARS-CoV相似的人际传播

    1.时间:2020年2月3日

    2.机构或团队:复旦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3.事件概要:

    复旦大学和德国洪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Fast assessment of human receptor-binding capabilit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该研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际传播能力的方法。

    文章指出2002/2003年SARS、2012/2015年MERS和2019/2020年武汉呼吸综合征的暴发清楚地表明,动物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可能使其获得在人际间的传播能力,从而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是由其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所驱动的,因此,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定量评价可以用来评价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能力。由于目前缺少直接利用病毒基因组数据的定量方法,研究人员实验性地基于SARS-CoV的S-RBD-ACE2复合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以量化2019-nCoV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与人体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算法对大量热力学上可能的结合构象进行采样,成功地将实验复合结构识别为最低能量受体结合构象。这样通过与SARS-CoV的比较,为评价2019-nCoV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建立了基于实验的强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合亲和力约为SARS-CoV的73%,这表明2019-nCoV可能导致与SARS-CoV相似的人际传播。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及其突变株的人际传播能力的方法,并证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后基因组分析可为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早期的科学指导。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1.930537v1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1.930537v1
相关报告
  • 《快速评估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类受体结合能力》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2-09
    • 基于实验得到的SARS-CoV S-RBD-ACE2复杂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蛋白-蛋白对接,从而量化了2019-nCoV S-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与人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大量热力学上可能的结合构象进行采样,该方法成功地将实验来源的复合物结构鉴定为最低能量的受体结合构象,从而建立了基于实验的强度参考,可用于评估与SARS-CoV相比之下2019-nCoV受体的结合亲和力。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新出现CoV及其突变株人类传播能力的方法,并证明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后基因组分析可为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早期科学指导。
  • 《大量无证感染使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快速传播》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17
    •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covid- 19种病毒已经升级,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国报告了80844例确诊的COVID-19和3199例死亡人数。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此外,全球151多个国家/地区也出现了新的COVID-19 病例。遏制该病毒的努力正在进行中;但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和毒力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这些努力的有效性尚不清楚。 2020年3月16日,伦敦帝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机构合作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Substantial undocumented infection facilitates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流动性数据,网络化的动态人口模型和贝叶斯推断,结合在中国境内已报告的感染情况,推断出与SARS-CoV2相关的关键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未证明的感染率及其传染性。 该研究发现,在2020年1月23日旅行限制之前,所有感染中有86%没有记录(记录的占总感染人数的14%),未记录感染能力是已记录病例的感染源的79%。这些发现解释了SARS-CoV2在地理上的迅速传播,并表明对该病毒的遏制将特别具有挑战性。 总而言之,该研究的发现强调了SARS-CoV2的严重性和大流行潜力。2009年的H1N1大流行性流感病毒也引起了许多轻度病例,迅速在全球传播,并最终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目前,有四种流行的冠状病毒株正在人类中传播(229E,HKU1,NL63,OC43)。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遵循2009年H1N1大流行性流感的模式,它还将在全球传播,并成为人类中的第五种地方性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