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_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人体受体结合能力的快速评估,表明其可能导致与SARS-CoV相似的人际传播
1.时间:2020年2月3日
2.机构或团队:复旦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3.事件概要:
复旦大学和德国洪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Fast assessment of human receptor-binding capabilit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该研究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人际传播能力的方法。
文章指出2002/2003年SARS、2012/2015年MERS和2019/2020年武汉呼吸综合征的暴发清楚地表明,动物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可能使其获得在人际间的传播能力,从而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是由其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所驱动的,因此,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定量评价可以用来评价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能力。由于目前缺少直接利用病毒基因组数据的定量方法,研究人员实验性地基于SARS-CoV的S-RBD-ACE2复合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分子对接,以量化2019-nCoV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与人体受体ACE2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算法对大量热力学上可能的结合构象进行采样,成功地将实验复合结构识别为最低能量受体结合构象。这样通过与SARS-CoV的比较,为评价2019-nCoV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建立了基于实验的强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合亲和力约为SARS-CoV的73%,这表明2019-nCoV可能导致与SARS-CoV相似的人际传播。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及其突变株的人际传播能力的方法,并证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后基因组分析可为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早期的科学指导。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1.930537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