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无证感染使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快速传播》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3-17
  •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从动物传播的,到2020年1月,怀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感染了该病毒。自2020年1月以来,covid- 19种病毒已经升级,该病毒已迅速传播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其他国家。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国报告了80844例确诊的COVID-19和3199例死亡人数。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此外,全球151多个国家/地区也出现了新的COVID-19 病例。遏制该病毒的努力正在进行中;但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和毒力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这些努力的有效性尚不清楚。

    2020年3月16日,伦敦帝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机构合作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Substantial undocumented infection facilitates the rapid dissemina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流动性数据,网络化的动态人口模型和贝叶斯推断,结合在中国境内已报告的感染情况,推断出与SARS-CoV2相关的关键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未证明的感染率及其传染性。

    该研究发现,在2020年1月23日旅行限制之前,所有感染中有86%没有记录(记录的占总感染人数的14%),未记录感染能力是已记录病例的感染源的79%。这些发现解释了SARS-CoV2在地理上的迅速传播,并表明对该病毒的遏制将特别具有挑战性。

    总而言之,该研究的发现强调了SARS-CoV2的严重性和大流行潜力。2009年的H1N1大流行性流感病毒也引起了许多轻度病例,迅速在全球传播,并最终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目前,有四种流行的冠状病毒株正在人类中传播(229E,HKU1,NL63,OC43)。如果新型冠状病毒遵循2009年H1N1大流行性流感的模式,它还将在全球传播,并成为人类中的第五种地方性冠状病毒。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0H47fY79vwXzB-qqj7jGw
相关报告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进化轨迹》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20-04-07
    •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世界经历了三起冠状病毒爆发,发病率上升。当前,全球社会正面临着Beta冠状病毒属的新兴病毒SARS-CoV-2病毒爆发,该病毒似乎比SARS-CoV更易传播,但致命性更低。当前的这项研究目的是在追踪SARS-CoV-2.进化祖先和不同的进化策略。我们的全基因组分析表明,SARS-CoV-2是蝙蝠SARS / SARS状CoV的后代,蝙蝠充当了天然宿主。 SARS-CoV-2使用突变和重组作为包膜,膜,核衣壳和刺突糖蛋白等不同基因组区域的关键策略,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染原。我们证实,SARS-CoV-2不同基因组区域中的突变对病毒繁殖适应性具有特定影响,从而可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基因型调整和适应。此外,我们首次在SARS-CoV-2中鉴定了九种推定的重组模式,其中包括尖峰糖蛋白,RdRp,解旋酶和ORF3a。在S基因中发现了六个重组区,这无疑对进化存活很重要,与此同时,这使得病毒可以修饰表面抗原性,从而找到一种从动物免疫侦察中适应人类宿主的方法。通过这些自然选择的策略,SARS-CoV-2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新型病毒。
  • 《冠状病毒的肠道感染:SARS-CoV-2的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4
    • 2月19日,《柳叶刀肠胃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了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评论文章“Enteric involvement of coronaviruses: is faecal–or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possible?”,讨论了新型冠状病毒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现有数据支持SARS-CoV和MERS-CoV可存活环境能促进其粪口传播这种观点。在北京的两家治疗SARS患者的医院的污水中发现了SARS-CoV的RNA。当在另一项实验中将SARS-CoV接种到从医院获得的污水中时,发现该病毒在4°C条间下14天内仍具有传染性,但在20°C下仅持续2天。SARS-CoV干燥后最多可存活2周,在22–25°C和40–50%的相对湿度下仍可存活5天,此后病毒感染力逐渐降低。SARS-CoV的生存力在38°C和80-90%相对湿度下24小时后下降。MERS-CoV在低温、低湿度条件下是可生存的,其可在20°C和40%相对湿度下在不同表面上存活48小时,尽管在30°C和80%相对湿度条件下可存活到8小时。目前,没有SARS-CoV-2的存活力数据。在武汉的早期报道中,2%-10%的COVID-19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例如腹泻,腹痛和呕吐。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中有腹部疼痛的发生率高于不需要重症监护病房,并且有10%的患者在发烧和呼吸道症状出现前1-2天出现腹泻和恶心。在美国,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SARS-CoV-2 的RNA。 SARS-CoV和MERS-CoV在各种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长期存在表明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接触或污染物传播。SARS-CoV和MERS-CoV都可以在低温和低湿的条件下生存。尽管直接飞沫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粪便排泄、环境污染和污染物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该文章认为考虑到SARS-CoV和MERS-CoV的粪便排泄的证据,以及它们在有利于粪口传播的条件下保持生存的能力,SARS-CoV-2也可能通过此途径传播。 该文章表示,SARS-CoV-2粪口传播的可能性具有影响,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在处理被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的粪便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并且还应对医院的污水进行适当的消毒。应强调经常和适当的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此外,该文章指出,关于SARS-CoV-2粪口传播的可能性的未来研究应包括环境研究,以确定该病毒在有利于这种传播的条件下是否仍能存活。需要调查粪便中SARS-CoV-2 的RNA的浓度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胃肠道症状相关,以及是否可以在COVID-19的潜伏期或恢复期检测到粪便中SARS- CoV-2的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