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镍基催化剂诞生可通过电解水高效生产氢燃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0
  • 最近,POSTECH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利用廉价且容易获得的镍作为电催化剂,通过电解水高效生产氢燃料的方法,开启了氢经济时代。

    POSTECH研究领导的研究小组由Jong Kyu Kim教授领导,Jaerim Kim、Jeong Woo Han、Hyeonjung Jung等人重点参与支持了这一研究。

    他们共同开发出一种高效的镍基催化剂体系,其中掺杂了oxophilic过渡金属原子。研究人员表示,已经确定了催化吸附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和氢进化(她)的反应动力学碱性介质。近期,这些研究结果被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的封面文章所收录。

    燃料电池是一种环保发电设备,通过氧气和氢气产生水的化学反应发电。在这个过程中,水电解还原发生作为一个反反应,它离解水产生氢燃料。这被认为是最环保、最可持续的大批量生产高纯度氢燃料的方法。

    然而,它的缺点是成本高,效率低,因为它需要使用贵金属作为电极。为了降低电解水制氢燃料的单位成本,开发活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能最大化制氢性能的电化学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联合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将富含地球的镍与一系列亲氧过渡金属元素结合,优化了在碱性HER中的吸附能力。研究小组进一步证明,嗜氧掺杂剂的掺入可以有效地控制镍基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镍基催化剂的HER活性,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独特的三维(3D)纳米螺旋(NH)阵列,这种阵列可以通过斜角共沉积法轻松制备,具有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有效的电荷转移通道和开放的质量传输通道。他们成功地制备了高活性和稳定的cr掺杂镍NHs催化剂,与传统的镍基薄膜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在降低过电压的情况下具有优异的产氢效率。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为可持续的氢能转换系统的高性能和商业化提供了学术基础,”该论文的通讯作者Jong Kyu Kim教授解释说。“高效双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法的核心概念不仅可以应用于水的电解槽,还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二氧化碳减排和光电化学系统。预计确保这一原始技术将在环境能源领域产生显著的连锁反应和技术扩展。”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Jeong Woo Han教授补充说:“计算化学通过快速找到双金属来控制催化剂的吸附强度,从而使双金属电催化剂的制造只使用非贵重材料,从而极大地加速了水电解反应。”

    该研究是在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氢能创新技术发展计划、中职研究员计划( Mid-career Researcher Program)、创意材料发现计划(Creative Materials Discovery Program )的支持下进行的。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
相关报告
  •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7
    • 氢能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无碳排放等特性,被认为是化石燃料的可持续替代品。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水制氢,被学界视为具有前景且可持续制备清洁氢燃料的方法。电化学水分解包含阳极析氧反应(OER)与阴极析氢反应(HER)两个核心反应。其中,铂基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展现出最高的内在活性,但其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的广泛应用受到稀缺性和高成本的限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常温电解水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人员开发了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Ca?CoRuO?(CCRO)催化剂,并结合多种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探讨了该催化剂在析氢反应中的反应机理,揭示了其优异活性的根源。 研究发现,Ru-H结合强度与Pt-H结合强度相近,这表明 Ru基材料有望应用于设计高效的HER催化剂。在过去十年间,钌的价格大约为铂价格的30%,显示出其作为替代材料的经济优势。研究人员通过在钙钛矿B位引入Co元素,合成出CCRO催化剂,降低了催化剂中贵金属含量,并显著增强了Co-Ru之间的协同效应,表现出优异的HER性能。 同时,活化后的CCRO催化剂在1?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较低的过电位和塔菲尔斜率,且CCRO催化剂在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可在 1 A cm?2 的电流密度下保持超1500小时稳定运行。进一步,原位 X 射线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及 X 射线衍射光谱揭示了CCRO在反应过程中两步原位转变过程,即在HER过程下,原始CCRO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从Ru5+/Co3+被还原为Ru3+/Co2+。随后,催化剂逐渐发生自组装过程,在CCRO基底上形成钴钌金属纳米结构(Co-Ru/CCRO)。理论计算表明,Co-Ru结构内部的协同效应与氢溢流机制是其具有优异HER活性的根本原因。 这一研究提出了具有优异HER活性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并揭示了其独特的原位重构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 《俄中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制氢催化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2
    •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与吉林大学(中国长春)的科学家共同研制出一种用于从水中制取氢气的有效且长寿命催化剂。据研发者称,新型催化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同类更贵产品的七倍,这有助于提高从水中制氢的产量,用于化学工业和燃料制造。成果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 近年来,氢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能源载体,因为与化石燃料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工业规模的低成本制氢通过电解(电流通过时水分子分裂)进行。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催化剂——可以降低电力成本的物质。昂贵的铂族金属在水的电解中表现出最大的催化活性。 作为现有昂贵催化剂的替代品,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基于碳化钼的易于获取的水电解催化剂。他们说,这种催化剂的耐久性是现有同类产品的七倍。 该研究参与者之一、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能源工业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尤利娅·瓦西里耶娃解释称:“我们研发了一种结构,是融合到添加氮原子的石墨基体中的碳化钼表面的氧化钼。与同类物质相比,新型催化剂的合成简单且节能,并且可在15天内保持稳定,而同类催化剂在50小时后就会失效。”她补充说,新型催化剂的生产采用非真空电弧法,该方法用于获取生产磨料、抛光材料和耐磨涂层所需的超硬材料。与生产各种元素碳化物的其他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不需要笨重的设备和隔离反应介质,而是在露天进行合成。 瓦西里耶娃强调:“析氢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通过过电压值进行评估。标准铂基催化剂的过电压值为-31mV,过电压越接近该值越好。大多数难以生产且价格昂贵的现有同类物质的过电压值平均在-200至-250 mV之间。我们的催化剂则处于-148 mV的水平,且在合成的简易性方面具有优势。” 未来,专家计划改进新型催化剂的特性,并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