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制氢催化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2
  •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与吉林大学(中国长春)的科学家共同研制出一种用于从水中制取氢气的有效且长寿命催化剂。据研发者称,新型催化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同类更贵产品的七倍,这有助于提高从水中制氢的产量,用于化学工业和燃料制造。成果发表在《iScience》期刊上。

    近年来,氢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能源载体,因为与化石燃料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工业规模的低成本制氢通过电解(电流通过时水分子分裂)进行。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催化剂——可以降低电力成本的物质。昂贵的铂族金属在水的电解中表现出最大的催化活性。

    作为现有昂贵催化剂的替代品,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基于碳化钼的易于获取的水电解催化剂。他们说,这种催化剂的耐久性是现有同类产品的七倍。

    该研究参与者之一、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能源工业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尤利娅·瓦西里耶娃解释称:“我们研发了一种结构,是融合到添加氮原子的石墨基体中的碳化钼表面的氧化钼。与同类物质相比,新型催化剂的合成简单且节能,并且可在15天内保持稳定,而同类催化剂在50小时后就会失效。”她补充说,新型催化剂的生产采用非真空电弧法,该方法用于获取生产磨料、抛光材料和耐磨涂层所需的超硬材料。与生产各种元素碳化物的其他方法不同,这种方法不需要笨重的设备和隔离反应介质,而是在露天进行合成。

    瓦西里耶娃强调:“析氢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通过过电压值进行评估。标准铂基催化剂的过电压值为-31mV,过电压越接近该值越好。大多数难以生产且价格昂贵的现有同类物质的过电压值平均在-200至-250 mV之间。我们的催化剂则处于-148 mV的水平,且在合成的简易性方面具有优势。”

    未来,专家计划改进新型催化剂的特性,并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成分。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6293.html
相关报告
  • 《我科学家研制出三元界面结构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段学志教授以及挪威科技大学陈德院士合作,研制出一种独特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的三元界面结构催化剂,其展现出了突出的水分解制氢性能。相关结果日前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今日材料》上。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和重要工业化学品。电催化分解水是公认的绿色制氢技术。尽管贵金属基的材料展现优异的催化性能,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因此,大量研究人员致力于发展兼具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水分解催化剂。 科研人员通过对一种简单的镍基金属配合物进行可控热处理,得到了镍—氧化镍—碳(Ni-NiO-C)的三元界面结构材料,并且运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分析证实了这种独特的、紧密耦合的三元界面结构。电化学实验显示,合成的催化剂在碱性和中性电解液中均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处于目前报道的最优异的水分解制氢的非金属催化剂水平。
  • 《美韩研制出高效制造绿氢催化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1-20
    • 制造绿氢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借助催化剂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但目前这一过程需要用到昂贵的金属元素。据美国《每日科学》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和韩国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新的水分解工艺和催化剂材料,可最大限度提高绿氢的生产效率,且成本低廉、容易获得。   氢对于世界工业部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美国政府去年提出“氢弹”计划,希望在十年内将绿氢的成本降低80%。这一由美国能源部领导的计划,旨在到2030年将绿氢的成本降至每公斤1美元。美能源部称,实现这些目标将有助于美国应对气候危机,并更快地实现政府提出的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同时创造高收入工作岗位和发展经济。   目前,科学家们获得绿氢的主要方式是利用电将水分解成氢和氧,但该工艺依赖贵金属(如铂和铱),这些元素既昂贵又稀有,阻碍了用氢能源取代天然气的进程。2020年,绿氢占年度氢气产量的比例不到1%,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解水过程中催化剂成本过高。   最新研究首席研究员、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晟祐(音译)说:“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其氧化物基底用到的贵金属元素更少,其电解水性能优异。”   在最新研究中,韩国能源研究所对新催化剂进行了建模,韩国京浦国立大学和美国俄勒冈州州立大学对新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测量。李晟祐解释说:“利用X射线,我们可以在纳米尺度上监测水分解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变化,从而在操作条件下研究它们的氧化状态或原子结构。”   最新研究另一负责人、佐治亚技术研究所的朴进镐(音译)表示,除了开发出这一新型混合催化剂外,研究人员还能更好地控制催化剂的形状及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可降低系统中催化剂的使用,同时提高其耐用性,从而降低制造绿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