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八仙过海”精准挖潜增效》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5-25
  • “智能化排采技术相当于给作业区的气井配备了一个智能管家,它会量身定制最适合的生产模式,为气田生产提质增效开创了新思路。”5月13日,长庆采气三厂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李希告诉记者,“通过智能柱塞,可以使开井时率提高15%,气量提高20%,人工调参频率下降70%。”

      通过智能化排采技术提升气田开发水平,只是长庆油田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长庆油田围绕投资控降、成本压减、政策支持、增收创收四大目标,打响勘探评价进攻战、上产稳产持久战、经营创效攻坚战和市场开拓主动战“四大战役”,截至4月底共提质增效达29.81亿元。

      长庆油田是典型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这样的“先天不足”使长庆油田低成本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长庆油田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本着“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从19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全方位挖潜、全要素压降、全过程优化、全链条创效,积极探索提质增效新的潜力点和实施新路径,全力打造低成本竞争优势。

      产能建设是提质增效的重点环节。今年以来,长庆油田牢固树立效益建产理念,突出甜点优选,强化效益排队,坚持先算后干,算赢再干,扎实推进效益倒逼,精准施策。围绕演武、马岭、华庆、姬塬等重点建产区,深化含油富集规律研究、精细油藏刻画,加大浅层高效区块解剖,开展储层分类评价。按照效益排队,优选建产目标300万吨以上,其中侏罗系高效建产区占比26.6%。

      长庆油田各生产单位本着“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在提质增效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功打造石油版“小岗村”的采油十一厂,制定了《低成本示范区建设方案》,将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在镇191区,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效能,实施区块产量自主安排、人员自主调整、考核自主修订,激发全员活力,重点从降递减、保时率入手,践行“四个精细”管理,实现生产时率提升至99.5%,预计年自然递减率下降至9.5%。采气二厂在低产低效井治理上,坚持“以效定策、以效定价”,根据不同类型气井措施适用条件、适用时期、投入成本的差异,开展气井全生命周期管理,核算投入产出比,优选最佳措施。截至4月底,针对82口低产气井细化动态监测、加强措施挖潜,通过9类气井措施分级分类“对症下药”,每天增产天然气27.2万立方米,让低产井“脱贫致富”。

相关报告
  • 《长庆钻井装备公司深挖潜提效益》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11-01
    • 截至10月25日,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装备公司累计实现对外创收1150余万元, 实现利润420万元。这是该公司深化精细管理持续降本增效的结果。今年装备公司成立后, 整合了装备管理机构职能, 立足内部和社会钻井业务装备服务 "两个市场", 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和维修制造整体优势, 拓展设备管理、质量控制、资产管理、加工制造 "四项业务", 通过技术创新和挖潜增效, 增强了服务保障、市场竞争、创新创效 "三重能力", 实现了由保障型向经营型的转变。该公司做好顶层设计, 强化目标导向, 以年度绩效、修理数量和质量、挖潜增效、劳动竞赛专项考核办法为抓手, 持续优化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公司累计出台包括严控非生产性支出、降低财务费用、员工成本挖潜等在内的30项86条具体措施, 开展全口径数据对标分析, 细化工作举措, 全方位推进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该公司以各服务部为中心, 以 "不等不停" 为原则, 强化内部保障, 落实关键设备设施管理。各服务部相关人员靠前服务, 每月在钻井队服务时间不少于20天, 以便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 《大庆油田: 以“智”增效 变“碳”为宝》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7
    • “打造一条颜色更亮、清洁替代率持续向上的成长曲线。”《新时代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发展规划》为大庆油田“当好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写明了行动路径。 多年来,大庆油田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稳步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技术研发与应用。截至目前,大庆油田已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20万吨,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000余万棵树20年的碳汇储量,约等于340多万人一年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以下简称“天然气分公司”),看到徐深9脱碳操作班班长赵敏正在结合来气量和组分,有条不紊地组织员工调配气量、精准控制关键参数,通过过滤分离、胺液吸收对来气进行脱碳处理。 2013年,针对大庆油田部分气井中二氧化碳含量高的问题,天然气分公司建成投运了大庆油田首套以醇胺法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净化装置——徐深9天然气净化一期装置,此后又相继投产了徐深9天然气净化二期装置和红压天然气净化装置,不断加强脱碳技术攻关、优化装置运行、加强过程管控,完成了徐深9净化厂智能化升级改造,使装置操作精度、运行质效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大庆油田统筹部署《二氧化碳产业体系发展规划》,逐步融入二氧化碳液化领域,自主复产芳48液化站,建设并成功投运了乙烯二氧化碳液化装置。同时,大庆油田将液化后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注入驱油、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开辟了变“碳”为宝的绿色新路径。 “我们加快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建设步伐,构建碳源一张网,以此提高碳资源的配置效率,保障碳资源安全稳定供应。”天然气分公司设备技术部副主任张希彬介绍,公司针对不同相态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方式,围绕管输模式与模型、输送过程泄漏与扩散规律、输送流动安全控制技术等展开深入研究。 记者了解到,天然气分公司积极开拓二氧化碳市场化销售渠道,2023年完成了全国首单液体二氧化碳线上现货交易,创造了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