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发布了重构美国创新议程的步骤》

  • 来源专题:科技政策与战略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 金瑛
  • 发布时间:2021-03-21
  • 2021年2月1日,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了《重构美国创新议程的五大步骤》报告,提出美国创新议程的五大步骤,主要包括重申创新的积极作用、召集利益相关方管理、制定国家战略、形成可扩展和广泛使用的创新战略以及优化人力、智力和金融资本。

  • 原文来源: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1/02/01/five-bold-steps-toward-reimagined-american-innovation-agenda
相关报告
  • 《美国智库CSET发布《通过竞争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报告》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5-13
    • 据官网报道,美国智库CSET发布《通过竞争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报告。报告指出,在未来几年中,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预计将重塑全球经济和国家安全格局。为了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政策制定者需要培育一个多样化、可竞争和具有竞争力的商业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性市场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既能激励现有公司不断改进产品,也能鼓励初创公司推出颠覆性的产品。 然而,目前的商业人工智能行业有可能随着时间变得不那么具有竞争性。AI供应链的组织形式、开发经济学和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越大越好”的理念使得现有技术公司在生产AI系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公司有资源也有动机利用其市场力量压制AI领域的竞争。通过控制计算基础设施、训练数据、基础模型和产品分销渠道,现有公司可以有效地决定市场的赢家和输家,可能阻止颠覆性的初创公司及其发明进入市场。 如果不加以遏制,这种行为可能会削弱美国AI生态系统的长期创新能力和韧性。尽管商业AI部门仍然相对年轻,但市场结构开始固化。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开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AI生态系统内的竞争。等待过久再采取行动可能会导致当前的竞争动态进一步稳固,使大型技术公司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力量。
  • 《美国智库发布《新兴技术与对华技术转移的风险管理》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政策与战略动态监测服务
    • 编译者:金瑛
    • 发布时间:2019-11-08
    • 2019年9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新兴技术与对华技术转移的风险管理》报告。报告认为美国目前对新兴技术与基础技术的管控不足,需要改革限制措施以降低向中国技术转移产生的风险。 一、背景 中国已在从西方获得的技术上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基础,中国为实现现代化与西方企业的依赖关系给后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由于《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对外国投资的现代化限制,美国需改革并管控对新兴技术的转移限制。新兴技术与基础技术是指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还处于商业或军事发展早期阶段的技术,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尚未被完全评估,也未被多边体制管控。 二、面临的问题 美国面临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允许中国投资新兴技术、是否允许中国人员在美国工作和学习,以及是否限制美中之间的先进技术贸易。报告认为,新的限制措施是必要的,但应仅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美国仍应保持开放的贸易市场。在制定新的限制措施时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保持美国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这比限制中国获得技术更为重要。虽然对新兴技术的广泛限制将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恰当的限制措施可以将安全与创新风险降至最低。美国可以通过监管、谈判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来减轻和管理与中国相关的贸易风险,避免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以渐进和灵活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对新兴技术的新限制必须与创新过程相适应,才能利大于弊。 三、具体建议 美国可以利用现有的监管工具来管控风险,以减少新兴技术被非法获取:(1)限制外国投资。(2)控制商业技术的出口。(3)反情报行动。 具体建议包括:针对中国政府和军方用户,创建新兴技术的终端用户控制系统;与盟友合作,限制中国对新兴技术的投资;实现出口控制现代化;增加联邦调查局对反情报活动的资助;保持国家安全决策指令对基础技术研究的保护;不禁止中国人员在美工作或学习,但对于研究领域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研究生进行额外的审查;避免贸易禁运。 此外,美国若希望在保持市场开放的同时降低风险,还需要平衡以下目标:第一,减少损害美国利益的技术流向中国;第二,确保采取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对美国经济及其创新能力的损害。第三,与其他友好国家建立伙伴关系,敦促中国改变行为,遵守国际准则和惯例。